第二卷 第四十三章 渭南(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尉,您的意見呢?”
劉協雖然年輕,但對於朝中局勢卻有著敏銳的判斷,至少知道該聽誰的。
董承和伏完這些人的忠心無需質疑,不過他們的能力有沒有他們嘴上說的那麼厲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真正要拿主意,看世家的反應,還是得看楊彪這些人的反應。
“陛下,臣以為,不若同時滿足二人的條件,您看如何?”
被皇帝點到名,楊彪施施然出列,向劉協說到。
“哦,不知是個怎麼樣的法子,能讓楊公如此重視。”
劉協也十分好奇,畢竟就這件事而言,誰都不好說。
隨即楊彪把賈詡的計劃和盤托出,劉協聽了以後大為震驚,這種法子聽起來未免有些太大膽了。
“陛下,此時萬萬不可,若是如此的話,那隻怕徐州都得姓陶了。”
一個大臣跳出來向皇帝建議到,整個明堂瞬間落針可聞。
這個跳出來的傢伙隨即發現,站在前面的大佬都在看他,以至於讓他脊背發涼。
“我,我只是……”
他突然發現貌似他也講不通了,畢竟討論了半天,真正重要的,是二陶背後的呂布和劉備,而不是二陶。
“看來諸位都沒有異議了吧,那就按太尉所說去做吧。”
劉協在目光掃過董承和楊彪後,見雙方都沒有異議,隨即說到。
“我等自然是沒有異議。”
百官們起身應和到,劉協這才放鬆了些。
“有意思,有意思的很啊,皇帝居然做出這樣的決斷,也不妄咱家給他們這些人分糧食了。”
正在飲酒的李傕聽說這件事之後,不由得讚歎到。西涼軍上下,沒有一個不想把呂布剝皮剔骨的,如今在徐州之爭上,讓這個不出名的劉備壓了呂布一頭,那是好事啊。
作為朝廷的大司馬,長安城實實在在的擁有者,李傕在上了幾天朝之後就覺得十分的無趣,遠不如家裡的美酒美人。
雖是如此,但他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關注卻沒有減少,尤其是徐州之爭的事情。
實在是徐州太過遙遠,要不然他李傕帶甲百萬,西涼軍良將也不少,他必然是不會放過呂布這傢伙的。
“侯爺,請郭大人前來赴宴的事情,我等已經辦妥了。”
一個手下向李傕彙報著事情,李傕點點頭。
說實話兩人同時作為涼州的派系,對於雙方的分歧,李傕還是很願意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
李傕又回憶起來之前的事情,那是他們還沒發跡的時候。
當時在金城,他們兩個還只是普普通通計程車兵,當時金城頻繁的受到羌人的擾襲,每一次來,都會帶走他們的幾個或者幾十個兄弟。
一開始大家對於砍殺這些人,為袍澤報仇還是十分熱衷的,但後來,也就漸漸的麻木了。
他們只有很少的軍餉,每個人也勉強只能果腹,剩下的,據說都被上面的人不動聲色的分掉了。
說實話他當時是十分痛恨那些人的,狠的他們咬牙切齒。
後來他遇到了同樣有這樣想法的郭汜,兩個人結成了親密無間,能把後背交給對方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擊敗羌人,到後來主動進攻,將原本看似強大的羌人打的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