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如今我們的軍隊尚且有十幾萬人,若是此次能配合袁紹,擊敗公孫瓚,奪回幽州,也不是沒有可能。”

幽州,涿郡,劉虞正召集幕僚商量著關於打敗公孫瓚的可能,閻柔向劉虞建議到。

朝廷委任他這個宗室出鎮幽州,但卻又提拔了地方上力量不弱的公孫瓚出任幽州刺史。自然有制衡的意思,但也是大勢所迫。

早些時候兩人關係還算不錯,劉虞也一直只是把公孫瓚視為一個能征善戰的猛將而已,可在對待外族的策略上,兩人卻產生了極大分歧。

劉虞奉行款待鮮卑,烏桓耳部族的策略,對於他們輕徭薄賦,並教導他們開墾田地,成效極好,因此在北方各族中地位極為顯赫。

而公孫瓚的家族,作為幽州的本土世家,雙方百年來的攻伐讓他們早已經將對方視為了仇人,因此他是極力主張斬草除根,滅掉這些外族的。

而且公孫瓚從來都不是隻會說說而已的人,他甚至親自帶著自己的幽州從騎,去不停的屠戮這些外族的部落,搞得人人自危,雙方時刻劍拔弩張。

當年公孫瓚以一校尉的身份,和幾人面對數百鮮卑騎兵毫無畏懼,力戰多人後回到幽州,名噪一時。

可如今他已經身為封疆大吏,卻依舊對這些部族實行屠戮政策,這在劉虞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我本與公孫瓚同氣連枝,同保幽州才是大事,如今卻走到這一步,只怕要被朝廷責難了。”

劉虞嘆了口氣說到,坐在角落裡的張融則是越來越相信自家那位公子的判斷了。

主公能把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得百姓愛戴,但在戰略眼光上,或許太差了些。

甚至有些婦人之仁,這對於身處亂世的人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主公,攻打公孫瓚之事,萬萬不可懈怠了,若是再這樣下去,這幽州只怕早晚得落入公孫瓚手裡。”

幽州從事程緒苦苦哀求到,作為劉虞手下的主戰派,他是巴不得劉虞趕快出兵,擊敗正在逐漸恢復力量的公孫瓚。

“算了,此事再議,先散了吧。你們以為我看不出公孫瓚野心嗎,可那袁紹,野心更大啊。”

劉虞遣散了眾人,隨即陷入了沉思。

張融手插在袖子裡,按照劉三從南陽遞給他的情報,劉和要他組建一支死士,到時候拼死保護劉虞離開幽州即可。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可笑,可現在看來,倒是有些迫在眉睫了。

“張先生,張先生留步。”

就在張融考慮去哪找人的時候,閻柔追上了他。

張融是劉虞的親近人,和程猛一樣,是正兒八經的劉虞部曲。而閻柔是幽州世家,是劉虞倚重的大臣。

“不知閻大人有何事?”

張融向閻柔微微鞠躬,說到底他們還是在等級上低人一等。

“張先生能經常見到主公,還是多勸勸主公的好,畢竟如今開戰有百利,若是仍由公孫瓚發展,那隻怕到時候悔之晚矣。”

兩人邊走邊聊,對此張融不動聲色的答應了下來。

“對了,你此次歸來,公子在京城可好?”

聊著聊著,閻柔將話題轉移到了劉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