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電影節審片(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來到5月中旬,燕京國際電影節主辦方在網路上釋出了本屆電影節的宣傳片和海報,並且公佈了各競賽單元的評委名單。
其實真要說起來的話,雖然燕京電影節的熱度很高,但跟普通的電影觀眾之間似乎總隔著一段距離。
沒辦法,電影節這樣的地方天然就是文藝片的主場,而大部分的文藝片節奏都比較平緩,所以很難被觀眾廣泛接受。
因此燕京電影節公佈評委人選後,別看大家在網上討論得熱火朝天,更多的還是看個熱鬧而已,真正深入瞭解的人實在不多。
要說起看熱鬧,有關於金鼎獎主競賽單元的訊息當然是最受人關注的,而電影新人單元這樣的小眾單元就少有人關心了,張湛正式出任主評委的事情也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
5月26日下午,主辦方安排的觀影室內,張湛和其他幾個評委正在進行集中審片。
月初報名截止之後,電影節的工作人員便對3200部報名電影進行了初篩,然後將經過篩選的電影提交給了各競賽單元的評委,下一步就是由評委們審片並討論出最終的提名名單了。
電影新人單元的審片工作從24日就開始了,一直到今天下午已經持續兩天半了。
對很多人來說,看電影是一件放鬆的事情,但這麼長時間的審片,看的還都是節奏相對平緩的文藝片,即便對張湛這樣的電影專業人士來說,也並不輕鬆。
剛看完一部電影,他忍不住打了個哈欠,搖搖頭,略有些無奈地評價道:“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但敘事方法很有問題,呈現出來的故事太支離破碎了。”
另一個評委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是啊,這麼多內容一股腦的全塞進一部電影裡,要是展開來敘述的話,估計三個小時都打不住,結果一個半小時就結束了,看得人沒頭沒尾的。”
“我覺得這點還是挺好的,至少讓我們節省了一半的觀影時間。”有個評委開起了玩笑。
聞言,張湛也無奈地笑了笑。
這倒也是,要對著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看上整整三個小時,那就太折磨人了。
這就是稽核新人作品的難處啊。
很多新人導演總是自視甚高,目光只盯著那些成名的前輩,從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得很遠,可是連腳下的基礎都沒打好,看得再遠又能有什麼用呢?
到最後,他們拍出來的東西往往讓人沒法入眼。
要是普通觀眾,大不了就不看了,可張湛頭上還掛著主評委的頭銜呢,於情於理他也得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最後還得給出評價。
這樣的審片工作一連持續了兩天多,他現在都開始有些後悔了,自己當初為什麼要接下主評委的差事呢?
不然的話,自己也不用坐在這裡連著看幾十部的新人作品了。
好在看了兩天多時間,多數電影都審完了,剩下的數量已經不多了,今天下午應該就能搞定。
想到這兒,張湛提提神,說道:“既然我們的意見都一致,那這部電影就不用繼續討論了吧,直接看下一部就好。”
幾個評委都表示了贊同,就這樣,剛才的電影一個提名都沒有獲得,便被直接淘汰。
燕京電影節的提名標準就是這麼嚴苛,評委們都是資深的業內人士,基本不會出現看走眼的情況,再加上報名電影的數量足夠多,所以一般來說都不會有什麼安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