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參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蘇景樾疑惑的點,蘇景辰這個當哥哥的很是願意替他解惑。
「大蒙國那邊的地形,易守難攻,他們派小股人馬騷擾邊境,時不時的搶些東西回去可以,但是他們想要吞併咱們大涼那是不可能的。
百年來只要咱們把大蒙國打的狠了,他們就會主動求和,送貢品或者送公主過來,但只要讓他緩上個幾年,他們就又會來騷擾咱們的邊境,但是咱們目前只能驅趕他們,並不能把他們完全殲滅,更不敢追到河那邊去打。
聽說幾十年前,有個南境將軍殺紅了眼,誓要把大蒙國夷為平地,追他們到了山那邊,幾萬人馬只回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
大蒙國的人非常狡猾,咱們的人到了那邊,他們從不正面對陣,反而總是分散偷襲,而且大蒙國那邊是是連綿不絕的土山,不熟悉的人進了山裡非常容易迷路,最可怕的是沒有水源,那邊方圓幾十裡都沒有河流,這也是大蒙國每次都派小股人馬搶點就走的原因,任何沒有水源的地方,都不適合長久作戰。」
虞小憐夾了一個蝦仁,放進嘴裡慢慢嚼著,耳朵非常認真的聽著蘇景辰的話。
蘇景樾又問,「可是前幾年不是說大蒙國一連奪了咱們大涼十城嗎?那肯定出動了不少的人馬,那時他們是怎麼解決水源的問題的?而且他們奪得了十城,完全可以把大部隊都安扎在咱們的地盤上,和咱們繼續作戰,為什麼他們搶了東西就跑?」
蘇景樾此時的疑惑也正是虞小憐不解的,於是,虞小憐也趕緊豎著耳朵認真聽,倒不是她要去前線打仗,但是這種國家大事關心一下總是沒錯的。
蘇景辰見虞小憐和蘇景樾都是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便很認真仔細的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了他們。
「其實大蒙國之所以搶完就走,和他們是遊牧民族也有關係,他們不擅長耕種和經營,即使打下十城,他們能看到的我也就是那些糧食和布匹,還有就是他們喜歡抓一些會種地的涼民回去當奴隸,這些年來一直如此。」
大蒙國崇尚武力,這一點其實和巫族很像,誰有能力誰就當老大,他們的皇位不搞繼承那一套,什麼太子子承父業繼續當老大,那不是大蒙國的風格。
也因為這個習俗,導致大蒙國每幾年就有一場不小的內部戰爭,戰爭損耗巨大,大蒙國的國庫也一直是虧空狀態,常常入不敷出。
這也是大蒙國這屆皇上當的格外久的原因,當著一天皇上,就得張羅一天的錢,有時候還要從自己的私庫裡倒貼給國庫,久而久之,大蒙國的幾個有錢的權貴,認為當皇上是個虧本的買賣,所以,只要皇上不惹乎他們,不觸碰他們的利益,他們也就不爭不搶了。
「至於四年多前曹承彤連下十城的事兒,估計只有她和餘振武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反正說餘振武沒有放水,蘇景辰是不相信的。
任她曹承彤再如何勇猛,如何足智多謀,也不會輕鬆拿下大涼十城,搶奪了東西后,又全身而退。
「大哥,如果餘振武是故意輸的,那先皇上為什麼沒有懲罰他?反而還繼續重用他呢?」
其實這點,蘇景辰至今也沒有想明白,雖然餘振武對外的說法,是說界城百姓通敵,趁亂為曹承彤開啟了城門,這才導致界城失守,人心渙散。
但兩方交戰,普通的百姓想要開啟城門,談何容易?
那可不是一兩個百姓能做到的。
而且就算百姓再對朝廷失望,也不會主動放「土匪」進來,搶劫自己的家園吧?
難道他們願意去大蒙國當奴隸?這絕不可能!
不過,對於不懂軍事和戰略的蘇景辰來說,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一切都只是他的想法而已。
如果曹承彤事先
派人混在了界城百姓裡面,早就動搖了界城百姓守城的決心,那也說不定。
至於皇上為什麼沒有懲罰餘振武,想來跟餘振武后期將功贖罪,又把失去的城池奪回來也有關係。
蘇景樾現在已經是秀才,但最近他沒什麼心思讀書,反而看著那些報名去參軍的人有些羨慕,但他知道他大哥是絕不會允許他放棄學業,去前線打仗的,所以,他想走迂迴路線,先和他大哥討論邊境的戰事,儘量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來說一說自己的決定。
是的,他想參軍,自從前幾天在街上,碰見姜林哥哥後,他就特別羨慕姜林那黑亮堅硬的盔甲,和那沉甸甸殺傷力十足的大刀。
姜林威風凜凜的模樣,對蘇景樾的衝擊非常大,他現在的功夫雖比不上姜林厲害,但他相信,在戰場上以一敵十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蘇景樾眼裡藏不住的熱切,蘇景辰早就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