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又到聚名軒(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柳縣丞所說的,沒有辦法,沒有渠道,蘇景辰是不信的。
雖說朝廷派有專門的鹽運使,但強龍不壓地頭蛇,鹽運使想在渤海城長長遠遠的幹下去,那註定是要和當地的縣令搞好關係的,說他們穿的是一條褲子,那也不為過。
「據我所知,當地漁民以醃製鹹魚的方式……」
「蘇大人……」柳縣丞面露慌張,「既然蘇大人知道這事兒,那都好辦,咱們好商量。」
因為私自販賣鹽是犯法的,所以渤海城的縣令,他不賣鹽,他賣鹹魚。
嗯,一條魚用二斤鹽醃製那種!
雖然這種海鹽會有很重的腥味,但因為便宜,也很受一些走商們歡迎。
三年,每個季度渤海城給林州城送五百斤「鹹魚」,其他海物若干。
這個其他海物,蘇景辰純屬是給虞小憐搞的福利,知道虞小憐愛吃海鮮,順手管他們要的。
柳縣丞來的時候就知道蘇景辰想換鹽,也和他的上官商量過他們能出鹽的底線,但現在蘇景辰知道他們偷著販賣官鹽,可謂是握到了他們的把柄,再想到蘇景辰又剛以詭異的計謀,以少勝多擊敗了胡國,柳縣丞心裡有蘇景辰是有些發術的。
柳縣丞對蘇景辰提的要求一一答應下來。
蘇景辰見柳縣丞如此痛快,眉毛一挑,又加了一個附加條件。
把渤海城那些去投親靠友的人,給「攆」回來。
他們林州人口少,少的可憐,但現在胡國算是滅亡了,以後他們可以專心搞基建。
等他帶領一部分人把林州搞富起來,還不是誰想來落戶都行的呢!
柳縣丞被蘇景辰拿捏的死死的,只求蘇景辰不要向上舉報他們,他們願意帶蘇景辰一起「發財」。
柳縣丞和蘇景辰約定好送第一批「鹹魚」的時間後,就匆匆回渤海城了。
至於水泥方子,蘇景辰和他們約定,送完第一批海貨的時候,再給他們。
至於其他幾個縣城和洲郡,蘇景辰提出的第一個條件,也是歸還他們林州流失的人口,再就是向他們要了一些地方上的特產,例如錦州盛產的藥材,冀州盛產的白酒、板栗和大棗等。
當然,這些特產不是一錘子買賣,同渤海城一樣,他們每個季度送貨,連送三年。
雖然蘇景辰不知道君墨白給他請功會請到哪裡去,但就算他走了,不在陽城了,他也想為陽城的百姓留下一些福利。
沒用太久,陸陸續續的就有百姓返城反鄉,蘇景辰叫李文元寫了告示貼出去,水泥廠和紅腸廠復工。
雖說不往出外城賣水泥了,但就林州需要修的道路,和房屋也需要很大的量,所以,水泥廠還得繼續才行。
陽城城門一開,有不少人就大包小裹的回了家,也有留在城裡不走的。
看見野菜滿山遍野的冒頭,虞小憐果斷的停了施粥,有野菜充飢就餓不死,各回各家吧!
果然,斷了施粥之後,城裡面又少了一部分人,留下的大多是從前那些無家可歸的要飯花子。
虞小憐觀察了一段時間,她發現那些要飯花子,一個個的好胳膊好腿的,就挺好奇的,隨便叫草根抓了一個問,為什麼不到水泥廠幹活去?
結果人家告訴虞小憐他家是祖傳要飯的!
虞小憐:「……」
對不起,我膚淺了!
合著要飯的也是一種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