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蓆裹屍,在古代底層人家還是非常常見的。

如果孫老太是正常的壽終正寢,孫家沒錢給老人置辦棺材,用草蓆裹屍,村裡人也都能理解。

畢竟村裡這麼幹的人家也不少。

但徐氏這情況明顯和正常人不一樣啊,對生病的婆母置之不理,不予照顧,想活活把婆母熬死,病死,這和故意殺人也沒啥區別了。

虞小憐悄悄的給外圍的孩子抓了一把糖,讓他們去跑腿把里正請過來。

幾個孩子得了糖,一溜煙似的就跑走了。

上河灣村不大,只有二十多戶人家,百戶為一里,所以,上河灣太小,並沒有里正。

徐氏還不知道她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公憤,她正在傷心自己的兒子居然不僅不幫著她,還幫著別人一起對付她。

她只不過是沒有伺候生病的婆母,又不是死罪,她怕什麼?

不說遠的,就說這上河灣村裡的媳婦,有幾個和婆母關係和睦的?

都是表面上服從,暗地裡誰也不服誰。

大多都盼著自己的婆母早些死,自己好當家做主。

徐氏目光不善的,環顧一週,咬牙切齒的道,“我婆母身體不好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誰知道她這一病,會不會突然死了,我回孃家給她編個草蓆子也錯?別一個個閒出屁來,跑來管我家的閒事,好像你們這些人有多孝順似的。”

徐氏伸手往人群一指,咆哮道,“大成媳婦,你嫌你婆母把你的你家大妮,賣給了李財主做小妾,背後扎你婆婆的小人,別以為我不知道。

還有鐵蛋媳婦,你一連生了好幾個丫頭片子,你婆母嫌你生不兒子來,平日裡總是磋磨你,你背後不也叫她老不死的嗎?怎麼這會兒一個個的,都跑我家來扮演孝子賢孫來了?”

被徐氏點明的兩個婦人面露慌亂,趕忙向自己身邊的親人解釋,但很快就被自家男人,扯著頭髮給拖走,回家胖揍去了。

徐氏見此面露得意,又對剛才提議說把她浸豬籠的老王婆子,厲聲道,“老王婆子,不用你跑我家來裹亂,就你那破體格子,整不好都活不過你那八十歲的婆婆,我看你這輩子你也沒有當家做主的命。”

老王婆子六十多歲,孫子孫女都好幾個,婆母卻還硬硬實實的,而且他們家沒有分家,婆母一直把控大權,所以老王婆子都六十多歲了,既能不當家,也不能做主。

常言道,多年媳婦熬成婆,老王婆子認為她這輩子是熬不出來了。

婆婆太能活,一直是老王婆子的心病。

老王婆子的婆婆,把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都送走了好幾個,她自己卻一點要走的意思都沒有,這長壽的有點邪性。

村裡人扯閒篇的時候,也常常會拿這事兒來打趣老王婆子,說她婆婆下一個熬走的就是她。

老王婆子自然不想死在婆母前面,她還想嚐嚐當家做主是什麼滋味呢。

所以,王老婆子非常忌諱這個話題,如今徐氏往她痛處上戳,一下子就點燃了老王婆的火氣。

老王婆子上前一步,大著嗓門道,“我婆母長壽是因為我們做兒女的孝順,事事順著她,不給她老人家氣受。

街坊四鄰住著,誰不知道誰,你平日裡吵吵你婆母,跟教訓你兒子似的,一點都不揹人。

我們要跟你似的打罵婆母,我婆婆早就死了,我們才沒你那麼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