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市場部新來的女神,蘇總的女朋友?(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早上,蘇澤林就帶著秦詩晴去公司報到了。
進的是市場部。
秦詩晴在校學的是經濟資訊管理專業,主幹課程為經濟學基礎、經濟法、國際金融、統計學、財務會計、市場調查與預測、管理學、管理資訊系統、經濟情報分析、商務英語……
從課程就能看出,這個專業的功能挺雜食的,就業方向也很廣泛。
可以從事各企事業單位的資訊服務部門、財務部門、人力資源,產品營銷與策劃、資訊管理、財務核算與管理等工作。
如果是二本的大學生,剛進公司只能安排到基層崗位。
比如資訊管理員、人事專員,行政專員和市場專員等。
然而秦詩晴身為浙大的高材生,待遇當然是不一樣的。
即便在大學生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的後世,作為985和國內的一流高校的浙大,其畢業生都可以輕鬆在大公司企業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更何況,這個年代人才還很匱乏,尤其是精英人才。
就算在浙大,秦詩晴亦屬於佼佼者。
她品學兼優,在院學生會當過幹部,還是文藝晚會主持和播音員。
不要小看這些和學習無關的履歷,很多大公司在應聘和任職時會考慮到你的實際能力甚至性格。
同為浙大的高材生,換成個除了成績好其他方面沒什麼表現的死肥宅,就絕對沒秦詩晴那麼吃香。
畢竟,人脈關係也算是個人能力的一部分。
秦詩晴的起點,也註定比二本的應屆畢業生要高。
她的職位是市場調查分析師。
運用定性和定量調查方法收集資訊,進行資料處理和分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提供決策依據的專業人士。
這個崗位目前要是說出來,很多人都會一臉懵圈,聽都沒聽說過。
這也難怪。
畢竟。國內實行市場經濟的時間並不算長,市場營銷理論那套也是剛剛傳入國內。
很多企業都沒有意識到市場調查分析的重要性,經營決策主要依靠領導和企業家個人的能力,憑藉經驗和主觀判斷以及對市場的直覺而做出決策。
換句話說,老大頭腦一發熱,說勞資要這麼幹,下面的人就跟著幹了。
其實老大自己都可能只是心血來潮,又或者他覺得這麼幹可以,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憑自己的判斷,沒有嚴謹的市場調查和分析資料作為支撐。
結果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企業能否起來,就看老大的個人能力還有運氣。
到了後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
調查分析師應運而生,作為一種新職業浮出水面並走向市場前沿。
不過年2004年才對調查分析師開始立項,2005年在燕京地區開考調查分析師證書,2006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才將調查分析師列入第六批新職業正式向社會公佈。
所以現在你隨便在一家公司,甚至是大公司找個人問調查分析師是什麼東東,他們準無法回答上來,除非是外企,外企很注重這方面的人才,比如洛曦那家企業就有特聘的老外調查分析師,薪水還特高。
秦詩晴前世就做這個工作,而且在蘇澤林重生之前當上了高階調查分析師,算是“重操舊業”了,只不過前世她在單位上班,這輩子則進了自己男朋友的公司。
蘇澤林不可能浪費了自己女朋友的才華。
然而作為一個新人,又不可能給她上什麼經理或主管的高階職務,否則下面的職員很可能會不服氣,覺得你任人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