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你就拿這個考驗國王?(第1/3頁)
章節報錯
紅堡,圓桌會議廳。
除國王外,奧頓·瑪瑞魏斯伯爵、崔斯坦·萊格伯爵、藍道·塔利伯爵、伊尼斯·佛雷侯爵等人正與率領一千名新軍士兵返回君臨城的狄肯·塔利徹談。
這裡本是國王之手的辦公地點,即梅斯會常駐在圓桌會議廳。
但亞瑟在整個紅堡找了一圈,發現自己竟然只能在王座廳處理公事。
梅葛樓的佈置太過於生活化,且是王族生活區域,不方便覲見國王的人頻繁出入,而更適合辦公的首相塔又是提利爾一家人的住所,國王跑去那裡找個房間待著也不好。
於是亞瑟就將梅斯趕去首相塔的會晤大廳辦公,這裡變成了國王處理政事、會見封臣的場所。
理由也很簡單,亞瑟的說法是國王考慮到梅斯公爵年老體衰,爬不動首相塔的臺階,於是准許其居家理事。
“……深穴城暫時由卡列爾·凡斯伯爵掌管,南邊的銀山城則由撒厄斯·羅宛爵士執掌。這兩城及其領地都被我們牢牢控制在手裡,西境人看樣子準備固守角谷城以西的山區地帶,若我們要從黃金大道進攻,那傷亡會非常大。”
狄肯將自己所知的一些情況彙報給國王與眾位大貴族。
泰溫在篡奪者戰爭裡做的太絕,所以凱馮也知道這次蘭尼斯特家族與西境人討不了好,因此抵抗態度很堅決。
此前雙方都曾提議互換俘虜,但蘭尼斯特們要求換回詹姆,河灣人要換回所有的領主與有產騎士,雙方沒有談攏,因此只是用史戴佛、達馮父子換回了加蘭的岳父,布萊恩·佛索威伯爵。
至於奔流城的那幫西境貴族,還關在水牢裡,黑魚打的旗號還是北境與三河之王,徒利家不認亞瑟這個王。
西境方面,為人老成的凱馮並沒有耗費兵力去奪回深穴城等地,而是派出大量計程車兵,積極在黃金大道沿線構築阻礙陷阱,看樣子準備死守山區。
因為新近被任命軍事大臣的緣故,所以光頭伊尼斯顯得很上心王國的軍事,他建議道:
“或許可以讓加蘭·提利爾大人率領一部分河灣軍沿濱海大道北上。西境的南部不是平原就是森林,可比山區好進攻多了,等到在深穴城以西防禦的西境軍回援,我們的主力再慢慢打進去。”
加上被釋放的那四千多名河灣士兵,在西境突出部的河間-河灣聯軍現有一萬七千人。
單從兵力上講,西境人已經抵擋不住這支軍隊。
但凡事總有意外,謹慎一點總沒錯。
半禿的藍道大人就比他有經驗多了,“就是西境人大部分撤回去凱巖城附近,我們在黃金大道的行軍仍不會順利。我記得陛下曾在河間大道進入過西境,那邊雖然繞遠了些,可安全許多。”
自狄肯到君臨城後,塔利伯爵就讓其與自己一起行動,並把族劍“碎心”收了回來。
這幾人在討論西境的問題,亞瑟一世卻與幾個龍黨家族成員在商議王族常備軍的事。
赫倫堡是珊莎王后的私產,在她成為亞瑟夫人後,這座七國最大的人造城堡已成為了王族的領地。
據亞瑟所知,在史塔克小姐失去了大部分的親人後,她對北境的東西都比較看的重。
比如臨冬城,在好幾次國王與王后行使夫妻權利時,珊莎都會強調想要自己處理這座城堡。
但赫倫堡與奔流城就不一樣了,她對這兩地的感情不深,允許丈夫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按亞瑟目前的想法,就是在柳木城、戴瑞城、赫倫堡、女泉城等河間龍黨家族,以及瑪瑞魏斯家族的長桌廳、羅宛家族的金樹城、奧克赫特家族的古橡城等河灣家族領地上徵兵。
作戰能力、身體素質倒在其次,這支軍隊首要的就是對國王的忠心。
至於士兵員額,暫定為八千到一萬,駐地就在赫倫堡,那裡本來就按軍事要塞修建,當軍營正好。
伊尼斯侯爵與藍道大人聊了幾句後,又加入到國王與封臣的談話。
“陛下,一萬人是不是太多了,赫倫堡能否養得起這支軍隊?王領與神眼湖北岸的賦稅可不夠吧!”光頭疑惑道。
崔斯坦·萊格伯爵沒想到自己會被選為君臨守備隊司令,更沒想到竟然也能進入御前會議。
要知道,篡奪者戰爭時,河間守護霍斯特公爵又是出兵又是出女兒,連一席御前會議成員都沒撈到。
萊格大人因此對亞瑟一世的忠誠又多了幾分。
於是他幫國王解釋:“既然蘭尼斯特、海塔爾、提利爾等家族都能擁有一萬大軍,那為什麼國王不行呢?難道七國之王還比不上封君,甚至比不上區區一箇舊鎮領主?”
其餘幾個得利的伯爵默默點頭,在坦格利安王朝時,他們就比其他領主的地位高一點,在亞瑟一世重回鐵王座後,這幾位家督明顯感到國王倚重自己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