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亞尼納·賈斯基斯(第1/3頁)
章節報錯
赫倫鎮。
相比較之前常住人口只有兩三千人的湖岸小鎮,如今的赫倫鎮熱鬧多了。
綿延一個裡格以上的大市鎮開始形成,石制碉堡散佈在市鎮一週。上千座建好的木製小屋裡,擠滿了被戰爭摧毀家園的可憐人,他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在稍北一點的區域,還有更多同一樣式的木屋正被建造,數不清的失地農民在那裡幹活。
赫倫堡裡的貴族們已經許諾,只要每天去幹活,農民們就能有面包和南瓜粥吃,隔幾天還能吃頓帶肉絲的粥或燉菜。
幹不動活的老人和小孩也不用擔心捱餓的問題,河間王計程車兵每天都會提供兩頓麥粥,正在長身體的小孩每天還可以得到一條小魚和兩個饅頭。
人一多,各種“閒人”也就聚了過來,吟遊詩人、推著小車的販子、天氣變冷卻依舊穿著輕薄衣服展示身材的繼女、穿著棕袍的修士和修女、來自東大陸的富商和他們的護衛,甚至還有個馬戲團來這裡演出過,但因為實在沒賺到錢,所以待了幾天就溜了。
在得到貴族們和主持修建市鎮的兩位學士的允許後,數十個酒館、飯店、糧店、木製旅店、勾欄等店鋪在新鎮拔地而起--為了區分,原先赫倫鎮的那點小地方被叫做老鎮。
這個畸形社會靠海量的糧食來維持,每天都有至少五十車的糧食從北面魯特家族封地上運來。
糧食來自厄索斯,從潘託斯到女泉城的貿易路線已經開通,為了儘可能減少運費,潘託斯的富商和船長們只將貨物送到女泉城,剩下的大半截路就由威廉·慕頓伯爵組織的船隊和車隊接力。
但並不是所有的糧食都會留在這裡,神眼湖東側的柳木城和西南方向的亞蘭城,以及更西邊的河東地區受戰亂的影響更大,當地的村子也急需糧食,所以部分糧食又上了船,用湖運的方式送到南邊,再上岸,進入捱餓的農民家裡。
赫倫堡,主堡百爐廳。
一名穿著黃色寬鬆錦袍,鬍子也染成黃色、並上油分叉的肥胖鉅商正躺在椅子上,和代表河間王的珊莎·史塔克小姐談一個大商單。
“我們認可的貨幣是舊金龍幣,新金龍幣和你們手裡的金子暫時不收。”
潘託斯總督之一的亞尼納·賈斯基斯捋了把自己漂亮的鬍子,裝作漫不經心道。
作為整個自由貿易城邦區域實力最強的糧商之一,他也聽說了河間人正在大量收購糧食,所以立馬跑過來商談可能的長期合作。
身穿紫色緊身長袍的珊莎坐在主座上,無奈的看著這個異常肥胖的大商人。
此前她發誓威里斯·曼德勒是她見過的世上第二肥胖之人,第一是威里斯老爹威曼·曼德勒,據說同樣臃腫的文德爾·曼德勒可排在第三位。
但在這位潘託斯總督面前,威里斯父子三人居然變得苗條起來。
水桶狀的亞尼納總督需要四個彪形大漢抬著才能移動。
已經漸漸長成大美人的珊莎道:“我今天才知道新金龍幣是什麼。大人,同樣都是金子,你為什麼就不收呢?”
就在幾分鐘前,來自厄索斯大陸的商人剛剛給維斯特洛的貴族小姐解釋了西大陸上金龍幣的種類。
這讓珊莎覺得很丟人,在這裡生活的她,居然不知道前財政大臣貝里席·培提爾居然搞了這麼多花樣。
之前由於勞勃國王欠了西境的泰溫老爺三百萬枚金龍,而鐵王座花錢的速度並沒有停下來,所以西境開始減少向君臨城外的鑄幣廠上交金子。
花樣頗多的貝里席大人為了保證王室還有錢用,同時為了豐富自己的私人口袋,開始鑄造新金龍幣。
新幣和舊幣基本上完全一致,除了含金量。
舊幣的金子佔比約為八成,算足金,可以在大多數自由貿易城邦中流通。
新幣的含金量只有三成左右,流入市場的量不多,但已經在擾亂秩序了。
值得一提的是,維斯特洛大陸上的乞丐,都有閉眼摸幣就能識別面值的能力,但新金龍幣平民們用不著,用得著的貴族們除了去首都玩樂外,在自己領地上基本不用花錢,所以對財政大臣的新政策反響並不大。
反倒是金錢往來如流水的東大陸富商們先發現了小指頭的鬼把戲。
因為新金龍幣的出廠批次不同,所以含金量也有所差別。在被坑了數次後,潘託斯等地的富商巨賈開始抵制用新金龍幣做大額交易。
此前女泉城和東大陸的商人們做交易時,用的往往都是河間地的貴族們湊出來的錢,這些在城堡裡躺了幾十上百年的金龍自然是舊金龍幣,所以沒有這回事。
“既然新金龍幣您不認,為什麼連金牙城外挖出來的金子也不認呢?難不成金子還能造假不成?”珊莎問道。
亞尼納總督吃力地舉起自己腫胖的右手,緩緩搖了搖,“這可不一定,誰知道你們動什麼手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