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學堂的意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高庭的路上。
“我還是覺得學堂只需要負責讓孩子們識字就行。”坐在馬車上的瑪格麗堅持了自己的觀點。
她正用手掀開車簾,和亞瑟爭論學堂存在的意義。
“不不不,你沒明白我說的意思。”
亞瑟剛剛給她普及了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但小玫瑰顯然不是很能理解。
雖然在從國王到封君再到二三線貴族的金字塔體系面前,平民教育不是、也不能成為改變學生的階級的通道。
但教育恰好迴歸了它的本質,即讓人變得更好,讓學生們更好的激發潛在的才能。
想了想,亞瑟說道:
“比起識字,培養出一些社會急需的人材才是學堂該做的事。比如救死扶傷的醫生,平民們沒有自己的醫生可是幾千年了,總不能讓修士們一直兼任吧?”
除了信仰舊神的北境,學士們會為平民看病外,其餘地區的平民就沒有固定看病的地方。
大城堡裡的學士只為貴族們服務,接觸平民被他們視作丟臉的事。
所以侍奉神明的修士們就兼任了醫生,不僅負責撫慰平民們的心靈,還負責治癒身體。
這也是權遊後期大麻雀這個修士頭領迅速做大的原因。
戰爭來臨後,武裝貴族們保護領民的責任不能完全盡到,他們和平民徹底脫節。
所以民眾們轉而支援對他們更有用的修士群體。
除了醫生,學堂開設在鄉野農村的學堂還可以培養手工作坊裡面的熟練工人。
河灣地的釀酒、紡織等作坊,西境的金屬工坊,河間地的傢俱、飾品、日用品作坊,都是需要大量工人的。
他們的培訓,完全可以在學堂階段就進行,然後剛進入工坊就可以跳過學徒的階段,直接當正式工。
有點類似前世的職業教育,但更簡略。
作為一個現代靈魂,亞瑟關於教育的意識還是有的。
或者說,他就比現在的維斯特洛人聰明在這種地方。
“平民們確實需要看病的。”瑪格麗認可了此話,“修士們的水平有高有低,治病也大多靠草藥和罌粟花奶。”
雙胞胎策馬趕上來,加入對話:“其實厄索斯大陸上常見的巫醫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的培養成本遠低於我們的學士。”
“沒錯,治病的成本也較低,草藥就能治病。”
由於青亭島發達的對外貿易交流,所以這倆兄弟對更東方的地區瞭解不少。
維斯特洛大陸的學士,是統一在舊鎮的學城培養,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及其的高。
亞瑟印象中,一個學士得十來年才能出師,然後去各個城堡任職。
而且由於不太方便的交通,為了讓學士們更好的輔佐貴族,所以學士們都是全才,什麼都懂。
這就很浪費了。
社會是需要分工的。
“我覺得瑪格麗可以說服梅斯公爵,在你們的河灣地培養一批類似巫醫的醫生,來給平民們看病。水平不需要太高,能治簡單的發熱、腹瀉就行。”
亞瑟這樣建議道。
他自己領地小,也沒一個服務於他的學士,弄不了這樣的實驗。
這種類似巫醫的醫生,更像前世的紅腳醫生,懂得簡單的幾種常見病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