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在見過趙鞅之後,又來到了另一個官驛。

這一處官驛所下榻的乃是魯國的使團。李然來此,正是為了前來會會許久不見的孔丘。

孔丘為司寇,奉魯侯一同前來朝聘,自也是對此極為重視。

他不僅是帶著魯侯宋前來,甚至隨行的還有自己不少的弟子。

其中子路、冉耕、端木賜等熟悉的面孔皆在其中。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李然都不認識的弟子。畢竟,在李然離開了魯國之後,孔丘又是招收了不少弟子。

孔丘為之一一引薦,這些弟子中,大都是在七十二賢之內,李然即便是不認識,也曾在久遠的未來聽過其中的一些名頭。

孔丘介紹完畢,最後是面朝眾弟子言道:

“子明先生才學淵博,不在為師之下,你們若有機會,日後當可向子明先生請教一二,必將終生受益!”

弟子們紛紛躬身作揖,以表示對李然的敬仰。

畢竟李然在魯國的所作所為,以及在晉國相助於趙氏以興王事的舉動,早已是傳遍天下。而如今魯國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這其中也不乏李然的作用,這已經為世人所皆知。

李然卻是擺了擺手,笑道:

“各位都是仲尼的高徒,日後皆是有一番大事業的,不必如此多禮!”

端木賜還是不改商人的本色,頗是有些興奮的上前搭訕問道:

“先生,不知少伯兄可在成周?”

端木賜和范蠡兩人交情匪淺,可以說是同生共死過的。而且二人皆精通商道,自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李然微笑道:

“哦,他正在外面,子貢可自去尋他!”

端木賜喜道:

“諾!師尊,弟子且先去跟少伯兄照個面!”

孔丘微微點了點頭:

“嗯,去吧!”

於是,端木賜當即走出了院子。

待眾弟子皆散去過後,李然則是與孔丘入得別屋說事:

“仲尼,不知現在魯國情形如何?”

孔丘聽得此問,卻不由是愁眉緊縮,一臉的無奈,並長嘆一口氣:

“三桓如今倒也是安生了不少,魯國境內也算生平無事。但是……卻與丘心中所念……是相差太遠啦!”

孔丘一邊說著,一邊是替李然沏了一盞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