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戌(沈尹戌)見晉東的亂局已經平息,也沒有耽擱,先行是回了楚國覆命。

畢竟,楚國如今也是復國不久,百廢待興,內憂外患也是極為嚴重。

就比如如今楚平王的嫡孫,也就是昔日的太子建之子,如今卻還在吳楚邊境白地,是背靠著吳國在那尋性滋事。

而葉戌之所以此番前來襄助晉國,除了是還李然一個人情外,其實也是為了達到亂鄭,友晉,懾齊的動機。

也唯有這樣,楚國才能有一個相對安定的條件去彌補之前的各種各樣的大窟窿。

待一切平息之後,趙鞅也終於是回了絳城,見到了李然。

“接下來該如何做?還請先生明示。”

李然則是笑道:

“呵呵,依將軍之意,該當如何?”

趙鞅說道:

“自是要全力拿下邯鄲,平息晉國內亂,然後就是肅清朝野。範氏餘孽,梁嬰父等人著實可恨,都要將其一併處理了才好!”

李然聞言,卻是微微一笑,並搖頭淡然道:

“將軍想法固然是對的,但是眼下邯鄲卻也已經不是重點,將軍只需命一上將,將其圍住即可。邯鄲不能力敵,內部必然生亂!到時候將軍可坐收漁翁之利,屆時再予民休養,則邯鄲既可安定!”

“至於肅清朝野,將軍所言雖也不無道理,但眼下晉國朝野上下亦是人心思定,將軍又是趁著大勝之餘,倒不如是藉此機會抓大放小,匡正朝綱為要!”

“天下卿臣,不尊天子已久矣!將軍何不以此為契機,奉晉侯以朝天子?若能如此,則晉國大定,天下也將得以大定了!”

趙鞅恍然大悟。

“先生所言甚是,先生想得確是比鞅更為周全!”

李然又道:

“待到將軍掌控住了全域性之後,尊王攘夷,由此晉國便可復霸天下!而將軍,則亦可追平先祖之盛德!實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趙鞅一聽得自己如今的功績,竟有可能與自己的祖父,也就是趙文子相提評論,他也是不禁欣喜異常,但轉念卻又有些忐忑: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周室的單旗與劉氏,本就是範氏一黨,如今又與我趙氏交惡。若是我如今去得成周……不受天子召見,奈何?”

這時,只見李然是一個作揖,並是言道:

“將軍勿憂,然現在便可先行回一趟成周,替將軍辦妥此事!”

趙鞅眉毛一挑:

“哦?先生當如何周全此事?”

李然則是笑道:

“呵呵,這又有何難?晉國如今擊潰齊國,既為天下伯主!只要讓天子知曉將軍的禮敬周室之意,天子自是不會拒絕的!而單旗之流,只怕為明哲保身,也不敢再無事生非!此事將軍乃是秉持大義,又有何懼?!”

趙鞅聞言,不由是恍然大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