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李然卻是雙手背後,走近窗臺,並是一邊向外看去,一邊是淡然道:

“國氏乃為齊國舊勳,而田乞乃為新貴,二者之間必有嫌隙。田乞推國夏領兵前來,乃是意欲以此為契機而削弱國氏。”

“國夏非愚笨之人,所以只要是與他陳述利害,說服他退兵應是十拿九穩之事!”

孫武聽了,卻依舊是謹慎言道:

“只不過……田乞如今深得齊侯信任,這伐魯之事也是齊侯親定的,國夏難道真的敢忤逆國君,就此罷兵?況且屆時還需深入敵軍大營,此舉是否也太過冒險了些?”

李然卻是不由嘆道:

“事關魯國存亡之大計,我既身在魯國,又豈有坐視不管之理?”

范蠡說道:

“先生,蠡也願跟先生一起前往!”

李然擺了擺手。

“少伯,你還是在家中陪著光兒吧,有長卿和月姑娘在,我不會有事的。”

李然決心已定,孫武見狀,於是也不再多言,當即退下安排去了。

而當宮兒月得知竟是有了去往前線的機會,反倒是顯得極為興奮,亦是立刻開始籌備了起來。

孔丘聽聞李然相邀,便是立刻前來相見。

李然見其前來,也是立刻開門見山道:

“仲尼,如今魯國危急,然準備去往齊營勸國夏退兵!”

孔丘聞言,不由是大吃一驚:

“啊?!恩公此舉是否太過於危險?”

“若是如此,不如讓丘前往!又如何能讓恩公身處險境?”

誰知李然卻是毅然搖頭道:

“仲尼乃是魯人,又在魯國出仕,仲尼雖是熟悉齊國君臣,但作為說客恐怕也並不合適。而李某終究是周王室的太史,此事也唯有我去是最為合適的。”

“況且齊國之事,非李某不能言及要害,故而還是由李某親往為好!”

孔丘聞言,捋了一下鬍鬚,知道李然所言也並非是無有道理的,只得是長嘆一聲:

這時,只聽李然是又繼續言道:

“其實,之所以喚兄前來,也是有所囑託。仲尼兄這些時日務必嚴防城內各處,不得有半分疏漏。如今陽虎與三桓皆不在城中,國人心思不定,仲尼可需得小心從事!”

孔丘點頭道:

“此事丘自是理會,丘弟子門生極多,有他們在,還請恩公對此寬心便是。”

……

交代好了曲阜城內之事,翌日,李然便是與孫武和宮兒月一起,帶上褚蕩,趁著夜幕,架著馬車直往前線而去。

奔走了兩日,李然等人終於是來到了陽虎的大營。

陽虎得聞李然來到,也不由是大喜過望:

“哎呀!先生前來,魯國有望矣!”

陽虎自是知道李然的來意,所以理所當然的是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不過,李然卻對陽虎極為冷淡。也不管他,徑直是走在前面,直接入了中軍大帳。

陽虎則是率領眾將一齊尾隨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