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鞅也不耽擱,當即再次寫了一封書信,並且在寫的過程中,又幾次三番的詢問董安於該如何措辭。

兩人在一起商量著,花費了近一個多時辰,這才算是大功告成。

董安於臨行前,趙鞅又是對其囑咐道:

“閼於,務必要將我的本意傳達予李子明知曉!”

董安於自通道:

“主公寬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董安於的自信,來源於他對李然的理解和洞察。

他認為李然既已經有了回應,那麼多半是一定會出山的,如今就看趙鞅這邊會如何回應了!

而他覺得,這一次趙鞅的回應,也一定會讓李然滿意。

……

再說李然這邊,卻依舊是悠閒自得。對於趙鞅一事,似乎也並不放在心上。

觀從見狀,心中卻是不免有些著急了。

當天夜裡,李然正在和宮兒月、麗光用膳,范蠡卻突然是從外面趕來:

“先生,董安於求見!”

李然聞言,只“哦”了一聲,隨後放下碗筷,便是站起身來:

“月兒,光兒,你們先吃著,我且出去看看!”

宮兒月和麗光都是點了點頭,而李然則是跟著范蠡一起來到了前廳。

董安於正在裡面等待,因是過於焦急,所以並沒有入坐,而是在那來回踱步。

當他看到李然,眼前頓是一亮。

這兩日以來,他一直都想要見李然而不得,如今卻終於是讓他見到了。

董安於朝李然深鞠一躬,還沒開口說話,李然已經雙手執住他的胳膊。

“閼於不必多禮!”

董安於說道:

“晉國趙氏皂臣董安於,見過子明先生!”

董安於不稱李然的太史官職,而稱“先生”,其用意也很是明顯。

他這次前來,其目的是為了讓李然出山相助趙氏,所以對太史一職是儘可能的避而不談。

李然言道:

“趙氏之前助在下良多,並且還曾救過在下的性命。本應親自前去答謝,怎勞你們前來?今日得見閼於,實是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