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當即躬身應諾,並開始通知李府上下儘早準備遷徙成周。

由於平日裡李然為人謙和恭順,對待下人們也都沒什麼主人家的架子,所以那些下人們大都覺得跟著李然才是出路,於是紛紛表示願意依附,跟著一起前往成周洛邑。

宮兒月和麗光聽聞了訊息過後,也開始忙碌了起來。

其實,要說起來麗光本就也是歷經了艱難險阻,好不容易才來到了魯國,只過了沒多久的安穩日子。

但麗光卻也是不哭不鬧,只管是安心收拾著行囊。

而這些時日,李然也自然是沒有閒著。

這段時間杏林李府門前可謂是車水馬龍,前來與之告別的也可謂是絡繹不絕。

除卻三桓和魯國的其他公卿大夫,孔丘的弟子們,李然也都是一一招待。

三日之後,李然便正式拖家帶口,準備前往成周。

孔丘也是特意前來相送,他對於李然依舊是不捨的。所以是與眾弟子一路相送出很遠,卻還不願意就此折返回城。

待到出了郊外,李然只得是先行開口言道:

“仲尼且回吧,我們便在此地,就此別過。”

孔丘卻是依依不捨:

“恩公,今日一別,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想丘這一生,若非得遇恩公,丘又如何能有今日?然而,丘卻還未曾報答其萬一,反倒是處處都要讓恩公費心……丘實有愧!”

孔丘這一句說完,隨後卻又是肅目言道:

“恩公這一路之上,必然要途徑衛國,到如今只怕衛國那邊也並不安全!”

孔丘所言倒也不差。

其實,衛國和魯國之間關係本來倒也不差,兩國之間乃是名副其實的兄弟之邦。

但近年來,由於一直是由衛國國君夫人南子把控著朝政,其不確定性卻是大為增加了。

李然聞言,卻是淡然一笑並言道:

“呵呵,我如今乃是周室太史的身份,前往齊國都可全身而退,區區衛國又何足道哉?況且,魯、衛兩國本就是兄弟之邦,然如今有魯侯親筆所書之借路引碟,更是不打緊的了!”

孔丘點了點頭,卻是不置可否,並轉過身去與弟子子貢言道:

“賜!”

一旁的子貢應道:

“弟子在!”

孔丘囑咐道:

“賜啊,先生途徑衛國時,一切還需得你來打點。務必要確保先生安全,不得有誤!”

端木賜說道:

“師尊寬心,賜自當妥善處置!”

端木賜的父親端木巨,作為一名衛國的商人,可謂是八面玲瓏,而且在衛國也本就頗有聲望,也深受衛侯元的信任。其母蘧氏,又是生於仕宦之家,乃衛國貴族蘧伯玉之女。

甚至“賜”的這一名字的由來,便取自他出生的第九天,衛侯元派人送來一塊鳳麟玉作為賀禮,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