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周圍的鶯鶯燕燕,方武看起了那篇《無慾論》。

他的道學卡了太久,太像樣突破了。

總覺得自己其實領悟的很多,但是距離某些東西,就差那麼一線之隔。

而第一段就讓方武一下子覺得,自己用5積分買下這一篇東西,似乎是賺過頭了。

……

很多的時候,作為修佛或修道之人,我們得要求自己處於一種沒有其他念想,沒有慾望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讓人快速領悟武學,功法修煉的速度加快。

但是人是有念想的,只要還活著,就不會停止,不會停息。

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

而我從我活了三千年的短暫人生當中學到一件事......越是玩弄計謀,就越會發現人類的能力是有極限的......

越是壓制慾望,那麼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和慾望就會產生,再聯想起自己本是要到達一種沒有念想的狀態,則越發的惱怒起來。

效果反而變得不如有念想的時候了。

所以,我說:“無慾則為欲”。

過度的追求到達無慾的境界,本身就是一種慾望。

一個正常的人活在世界上,他首先得有求生欲,有了求生欲之後,就會為了生存下去,而發展出其他的慾望。

餓了要吃飯,就會有食慾,困了要睡覺,就會有睏倦的想法。

看到了可怕的東西,就會害怕,這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罷了。

甚至看到了喜歡的人,有了愛慾,情慾,色慾,都是極其正常的一件事情罷了。

這些都是正常的,可是如果自己不好好控制自己的慾望,就會讓事情變得麻煩起來。

食慾過度,就會暴飲暴食,想要睡覺的念頭過重,就會賴床不起,浪費大好時光。

看到了可怕的東西,單純的一味逃避,就會無法誕生出勇氣來。

看著喜歡的人,愛慾如果控制不妥當,那麼也很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逆天邪神》

那麼調整好自己的慾望就十分的重要了,正常的情況下,我們都靠著律法和禮法,道德來壓制住內心中的邪惡念頭。

論事不論心,論心無聖人。

我們不追求在心靈上到達聖人的地步,但是好歹也得接近,否則無論是道門中的天地境界,亦或者是佛門的覺者境界也無法到達,必須得調控好自己的心靈。

想好哪些慾望是正常的,餓了就要吃飯,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罷了。

像是這種的慾望就放在一邊,去滿足慾望,而在這種慾望消散之後,不要去刻意讓自己進入無念無想的狀態。

“喂,方武。”

正當方武看到最為關鍵內容的時候,被旁邊的葉夢雨戳了戳。

“怎麼了?”

方武抬起頭來,疑惑的看著另外三人,她們都很興奮的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