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鼎在娶了狐後之後,聽從她的建議,建立了農部,不過這個大部分人都不是特別的清楚。”

“農部的存在,是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他們試圖創造出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亦或者是驅蟲去病,加速作物生長的功法和法術,以及改善農作物,增加產量和存活率的東西,這方面也有擅長法術神通的佛門和靈稻觀那邊和他們在溝通交流。”

“現在市面上的種子基本上每一年都會換一次,雖然都是一樣的東西,但是每一年,這些作物的種子都會升級一次。”

“這是明君之舉。”

方武點了點頭,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因為鬼物橫行的緣故,可以開墾的土地就不多,像是大雲城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田地,其實這些農田之類的東西,基本上應該是在城外。

而這樣子的機構出現就很好,可以大大的增加生產力,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會不斷的提高。

“但是現在這個機構不被大家所知道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這方面的技術不成熟,功法勉強的被創造出來,但是真氣不夠用,以及種種問題,我也不是那邊的人,不去細說。”

“可是這樣子的情況算是近乎於道嗎?並不是,大家只是大概知道種子之類的東西會更新,變得更好,這大概是朝廷做出來的,大家稱讚葉鼎是明君。”

“可是這並不是你有疑問的那句話“太上,下不知有之”的自然,因為百姓們有著這份需要,如果說現在一切問題解決,鬼物不再橫行,即使是少許的種子種下去,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開花結果,同時產出大量的作物,並且,大家習慣了我口中的這種生活。”

元境此時很是認真的看向了方武。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對方被稱為明君,是因為做了正確的事情,而要近乎於道,就是要國家被處理到了近乎完美,就算是有了成長,百姓們也不會發現,去刻意的觀察到的情況。”

“就是說,你連正確的事情基本上都不需要去做,因為皇帝和朝廷本身的存在感近乎於零。”

方武似乎有些理解了,但是要做到如此,這背後需要多大的國家力量。

其實就像是前世的國家電網,種花家人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停電的感覺了,大家都忘記了這回事情,而隔壁的其他國家倒是有受到停電困擾的。

“當然並不是說不要去做一個明君,去做一個明君是正確的,一代代的明君,才能夠做到最後的所謂近乎於道,這些都是我的理解罷了,不過在觀中也被認可,同時也不需要去刻意的去追求自然。”

“這就是我要和你說的一點,過度追求自然的自然,並不是自然。”

方武有些愣住,對方的話多多少少有些謎語人的感覺,但是他還是勉強有些明白。

“就像是我這麼問你一個問題,你肚子餓了,那麼是不是會去吃飯?”

“對,餓著很難受。”

“但是如果突然間有個思想走偏的人和你說,要你順其自然,餓了就不吃飯,亦或者是屋裡髒了,不去打掃。”

“不用去理會對方,下次見到這種人,直接抽他,往死裡抽。”

“無論是被攻擊了之後的逃跑也好,反擊也罷,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反應。”

元境只是不想讓方武走錯了道路,雖然說有些東西還是自己一個人悟透更好,因為更容易到達名為“道”的那個境界,但是為了避免走錯歪路出更多的麻煩,他提前將一些東西和他講清楚。

“其實在道門和佛門當中,有一些人被稱為魔道和邪僧,這些傢伙就是對道門和佛門的經典理解錯誤,並且越走越偏的人,還有可能會讓自己一身的道佛屬性的功法,都會被轉化為邪。”

“他們會被大家所通緝,總而言之非常噁心。”

“而道門和佛門的很多道理,其實都是互通的,有機會的話,你其實可以去和佛門去多溝通溝通。”

隨後方武又找出了一些自己在《道德經》當中不理解的地方,對方一一解答,而在這解答過程當中,方武的道學長得飛快。

“多謝元境道長,我已經有所感悟了。”

雖然說面前的元境道長看起來很不靠譜的樣子,但是對方給自己的解惑卻是實實在在的。

“能夠對你有幫助就好,不過我們也結個善緣。”

“你是不是有道門的功法,我雖然看你的身上還沒有道門功法的修煉痕跡。”

對方問著方武,方武默默的點了點頭。

“那你的那門功法的戒律,你應該都清楚吧?戒律不要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