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武決定修煉入道訣。

這是他本來就做好的決定,而現在的入道訣如果修行起來的話,速度極慢。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道學並不夠,就是對道家經典的理解。

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沒有設定戒律。

他想了想,設定了一大堆的戒律,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也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類似於不強姦婦女,不對好人搶劫和偷盜,不濫殺無辜,不欺詐好人,不嫖之類的東西。

他本來想要設定一個不強姦男性的戒律,但是沒有想到無法設定,似乎是因為自己的XP當中沒有男性的原因。

偽娘和扶她以及變性人也設定不了,方武十分鬱悶。

而像是必須對好人搶劫和偷盜這種戒律也自然是無法設定,

戒律越多,在不觸犯戒律的情況下,修煉速度越快,功法威能越強。

所以方武想要設定更多的戒律,但是他無法做到咬文嚼字的卡BUG,戒律的管轄範圍其實相對來說會籠統一些。

就像是入室搶劫以及盜竊之類的戒律,因為自己已經設定了不對好人搶劫和偷盜,所以不行。

而這好人的定義除了人族之外,也有妖族的含義,只要對方不是什麼邪惡的傢伙,並且在沒有招惹自己的情況,自己也不會去對人家做些什麼。

七七八八的戒律設定了一大堆,他接下來開始看起了《道德經》,這個世界的《道德經》和前世的一樣,至於老子出關化佛的傳說倒是沒有,但是有種說法是道祖所寫,寫完了之後開創了道門,直接原地飛昇,從一個凡人踏入了最後一境。

而像是佛教的話,倒是變成了大興國的本土宗教,不是天竺那邊傳來,也興許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沒有了小乘佛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方武看著這篇古文,因為是很早的朝代寫的,他一時無法理解,於是看起了下面的譯文階段。

可以說出具體形態的道,就不是恆古不變的道;可說出具體特性的名,就不是恆古不變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方武似乎有所領悟,在他不斷的翻看《道德經》的時候,自己的道學也在不斷的增長。

一本《道德經》就足以讓他有足夠的收穫了,雖然說裡面有些東西他自己暫時無法理解,但是卻隱隱有些認同。

“就像是在說“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這話的意思是說,有道的君王,處事依其自然合乎天道,下面的百姓反而不知道他的存在,較差點的君王,會多做善事受人擁戴,百姓就會親近稱譽,更加差勁的君王,就會作威作福讓百姓去敬畏”

“後面兩者的意思我還明白,但是一個君王怎麼樣才能夠不讓百姓知道他們的存在呢?其實就像是現在的大興國皇帝,雖然因為詭物橫行的緣故,即使是道路修建好了,資訊也不通暢,可是大家還是知道對方是個明君,具體有多麼明君人家未必清楚,但是是個好的君王,這點沒有毛病。”

方武思索了片刻,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決定去找一個人。

就是青牛觀的元境,對方來自於道門之執牛耳者,在這方面請教對方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出了自己的小院,方武帶著《道德經》先是找到了鐵蘭英,他自己也不知道元境在什麼地方,或許去問問師傅,她會知道。

“你要找元境……《道德經》?”

鐵蘭英看到了方武手中的書,一拍腦袋頭疼起來。

“你這是放棄了未來三妻四妾的生活,要準備去當道士嗎?”

鐵蘭英有些生氣,緊緊的盯著方武,而他突然間想起青牛觀好像沒有對不近女色的要求,但是那邊不允許開後宮。

“額……師傅,我自己有一門道門功法,所以徒兒想要修煉一下……”

“不是說要去當道士,我在鐵茶城呆的挺好的,不想離開這裡,只是對道門的理念有些認同,有些地方想要去詢問一番。”

方武解釋了一遍,在聽到方武表示了不離開鐵茶城去往其他門派的意思後,她稍稍放下了心來。

“這種事情你先不用去管,元境道長還在處理下面封印大陣的事情。”

“你過個三天再去找他吧,距離他預計處理好大陣的事情,還差三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