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此刻一片肅穆,簡直安靜地可以聽見呼吸,誰能想到不久前這裡還喧鬧如菜市?

崇禎端坐在高處,並不說話,百官皆跪伏,心在打顫,崇禎越是不說話,他們就越是恐懼,說來很奇怪,他們之前從未覺得崇禎具備什麼威嚴,因為崇禎之前太平和了,帶著謙虛。

若是有什麼問題,他都是以詢問的姿態,抱著學習的態度向百官請教。

但最近不知怎的,崇禎很少找大臣們議事,往往都是自己就做了決定,而且不允許更改,這種改變突如其來,此前他們覺得怪異,但並未分辨出這種怪異的源頭。

而這種感覺但此刻才終於顯現了出來。

這個崇禎已經不同,雖年輕卻不稚嫩,成長得太快,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欺瞞得了的了!

下方百官跪了一片,而看著下方寂靜的一片,崇禎也難得的勾起了嘴角,他發現自己很享受這種感覺,但片刻後也很快收斂。

大明如今依舊危機,哪有時間給他得意忘形的機會?

“諸位愛卿平身吧,朕並未想過怪罪你們。”

崇禎的語氣很平和,讓許多原本心中惴惴不安的大臣們鬆了口氣。

閔洪學這件事的影響實在太惡劣,若是被判定為同黨牽連起來,任誰都要脫層皮。

想到這裡,不少人都看向了許久之前就一直沉默不語的周延儒,就在昨日,可是周延儒主動提出這件事,而且閔洪學跟他是同鄉好友,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人盡皆知。

現在閔洪學犯下如此重罪,說周延儒不知情?這可能嗎?

不少人都心跳加速,總覺得今日的官場要有大變動了!

許多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崇禎的發落。

但崇禎卻只是瞥了周延儒一眼,淡淡說道:“朕知曉,閔洪學能犯下這等罪行,皆是由於溫大人此前的批奏,朕也是沒想到,此人竟心胸狹小到了這等地步。”

“但除卻閔洪學之外,朕也詳細問過,並無他人參與其中,朝廷諸公為閔洪學講話,也只是受了他的欺騙,朕不會責怪你們。”

朝廷許多人都臉色怪異,並無他人參與嗎?這真的未必。周延儒一定脫不了干係,但片刻之後他們又恍然大悟,明白了崇禎為何重拿輕放。

周延儒的地位太高,牽扯的人也太多,若是將這些人都打掉,整個朝廷都要亂套。

但周延儒今後肯定好不了,這是幾乎能確定的事情,

隨後,崇禎移過目光,看向仍在默默流淚的溫體仁,輕聲勸告道:“溫學士也不必太過於激動,讓這等奸賊竊取了高位,也是朕的過錯,如今朕還了你一個清白,也算是兩者相彌補。”

溫體仁聞言直接跪拜不起,抽泣道:“老臣無以為報,定會以此身報效陛下,至死方休。”

崇禎只是笑了笑,吩咐人給溫體仁搬來一張椅子,這等行為更是令群臣大衛感嘆,崇禎做的太漂亮了,被一個皇帝這般對待,是所有臣子的夢想。

溫體仁這次雖然很悽慘,但是被崇禎這般對待,仍然有許多豔羨的目光看向他。

“陛下,閔洪學罪行滔天,理應重罰!”

這時,一位年輕官員站出,他官位很低,平時朝廷上沒有他說話的份,但此刻他勇於站出來,眼神很堅定。

崇禎對這人有點印象,似乎是最新一批官員,殿試賜官,只是太年幼,發言很少,對此人沒什麼印象,這個時候他站出來,崇禎也有些意外。

但不止是這一人,陸續還有許多人都站出來,紛紛表示閔洪學該重罰。

旁邊有不少官員都傻了,看這幾個年輕人的眼神很不對勁,別說閔洪學曾經是內閣大臣,就算閔洪學是一條狗,你們也得看看在他背後的周延儒啊。

你們這些小身板,有什麼資格和周延儒對抗?你們哪兒來的膽子?

大部分官員根本沒有提如何處罰閔洪學這件事,反而是這些年輕官員出了頭,其實就是他們不敢。

崇禎也很意外,甚至皺眉,在為這些人擔心,但隨後卻想到,這幾個年輕官員未必就不明白,只是他們……相信了自己。

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分辨是非,不會因為這件事就令他們蒙受冤屈,所以縱然知道會得罪周延儒,也毅然決然地站出來。

只有對錯,沒有立場。

這種情況,以前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