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山伏法後,為了避免河東郡群龍無首,無人主持賑災事宜,趙乾與燕王商議過後,迅速派遣了官員前去接任。

然而,災銀解決後,賑災有序進行,可是河流治理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趙晉等人前去河東郡,命他們所修建的,僅僅只是修復堤壩,遠談不上治理。

趙乾一直未能找到合適之人治理河東郡的閩江,群臣束手無策。

這日,趙乾召集了所有有治水經驗的朝臣,以及燕王在御書房內,共同商議對策。

趙晉本在兵部辦公,一個太監突然尋了過來。

“宣平侯。”太監恭敬地朝趙晉行了一禮。

趙晉從一堆文書中抬起頭來,“公公可是有何事?”

“陛下宣召宣平侯覲見。”

旁邊的戚少卿側頭瞥了一眼趙晉,視線又落在前來請趙晉的太監身上。

或許趙晉認不得對方,戚少卿卻認得。

這名太監,常年在御書房中辦事,是趙乾信任之人之一。

戚少卿很快收回視線,目光微閃。

趙晉將手中的文書蓋上,長長吐出一口氣,有些無奈地應道:“本侯這就來。”

匆匆趕至御書房,趙晉才發現,御書房內,約莫有十多位朝臣,眾人正在激烈爭吵。

趙晉朝趙乾行禮,“臣參見陛下。”

朝臣們紛紛住了口,視線投到趙晉身上。

趙晉抬頭,有些疑惑地與眾人對視。

“宣平侯,”趙乾出聲打破這一局面,“你去河東郡可有注意過河東郡的閩江,現今是什麼情況?”

“河東郡位於閩江中下游的位置,泥沙淤積嚴重……”

趙晉每說一條,眾人的臉色便難看了一分。

閩江的情況比他們想象中的要更加嚴重。

“諸位可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閩江的問題?”趙乾雙手的手掌扣在扶手上,眉頭緊皺。

下面的朝臣面面相覷,無一人出言。

趙晉這才知曉,原來眾人方才是在爭論如何治理閩江。

他正欲將之前的想法道出,便有一位較為年輕的官員站出來,“陛下,臣以為,為今之計,唯有拓寬河道,增高堤壩,清理河道內淤積的泥沙。”

對於年輕官員此言,無人發表意見。

這也是他們唯一能夠想到的,可是,難度很大。

燕王擰著眉道:“閩江的河道已經很寬,再拓寬河道難度很大,至於增高堤壩,尚且容易,清理河道里淤積的泥沙,更是難上加難。”

“哪怕是枯水期,閩江的河水水量亦很大,河道兩側的淤泥或許還有辦法,可河道中央的淤泥,如何清理?”

年輕官員啞口無言。

人根本無法在河道中央站立,至於將水排幹。

可正如燕王所言,閩江的水量太大,他們如何能夠迅速將河水排掉,這些河水,又能夠排放到何處?

這些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陛下,”趙晉沉聲打斷了眾人的沉思,“臣其實有一個法子治理閩江的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