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六息鄭重的對孫乾施了一禮。

「大慶陛下,不敢壓迫您,這件事我們確實有責任。希望您理解,有些子民不是可以管到的,我在此向您道歉。」

孫乾一抬手:

「行了,不管是哪一國的人,在大慶地盤上犯了事,那就得接受處罰。」

一頓譴責後,番六息臉色憋的黑沉,卻沒說一個字。

孫乾表示三日後再撤下,番六息有些急了:

「大慶陛下,並非是這些部族所做啊!僅僅一些敗類所為,不可侮辱那些部族啊!」

「你再囉嗦一句,朕再加三天。」

番六息立即閉緊了嘴巴,孫乾起身離開回了內殿,一旁的高巖開口譴責道:

「我們陛下如此貴重的身份,你以為是市集買賣,還討價還價不成?哼,想你也是一大國使者,竟也如此狹隘!」

說罷,他拂袖離去,番六息立在原地,胸中怒火騰騰。

大慶和匈奴之間,開始擦槍走火,王恭廠一批新的火銃,全部送往了七子河。

一日,孫乾在殿內掃視眾臣子,神色嚴肅:

「既然匈奴又想打,這次打那就做好全力以赴的準備。」

他手裡捏著李天章奉上的摺子,其實在七子河,雙方已經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交戰。

不過是兩千士兵以下的小交鋒,雙方也並不膠著,戰完就走,誰都沒有撈到好處。

匈奴雖有泱泱鐵騎,大慶亦有地動山搖的神器。

匈奴還在思考間,孫乾開始考慮利用火藥製造各種武器。隨著王恭廠人員的增加,集思廣益,在歷史後期出現的一些基本武器,已經有了構圖。

雖然有各種毛病,但對現在的敵軍來說,無法想象。

例如現有的十眼銃,就有人提出改良,孫乾便立即提出三眼銃。比起前者,後者多出兩個發射堂,孫乾還解決了瞄準的問題。

這新出的武器較重,孫乾與崔密商量了可摺疊活動的槍托,甚至還在槍托裡面,設計了可抽出的匕首。

眾臣子也沒什麼好說的,打與不打,很大的抉擇性在匈奴人身上,他們倒是想發展,但匈奴人不允許啊!

匈奴的大使也曾暗示過大慶的臣子,如果用公主和親,兩國聯盟可就天下無敵了。

然而哪個臣子敢在孫乾面前提和親?

想想乾帝那非常損人的言語,禮部的官員,把腦袋搖成了破浪鼓。

其他幾個國家的君主,正在眼巴巴的望著,不少人暗搓搓想要做點什麼。

就連大慶的盟軍海蘭察,也暫停了對突厥的襲擊,等著乾帝和匈奴可汗一言不合打起來。

要是這兩大國撞個你死我活,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做夢都要笑醒。

孫乾可不能如這些人的願,很快召來海蘭察的使者:

「你們不是要對小可汗出兵?在戎狄境內,他們可佔了四分之二的地,你們就這麼幹看著?」

海蘭察的大使名烏妥,是個崇尚武力的高大男人。

他向來喜歡吊著一雙眼睛看人,只因他力氣極大,在戰場上舞者一雙鐵棒,所向披靡。

他是新來的大使,海蘭察的使者就沒重複過。

烏妥打量完乾帝后,雖然乾帝也挺高大,不過終究比不過他們草原上迎風而長的男兒。

「嘿嘿,大慶陛下,我們首領正在備戰,您也知道小可汗的鐵騎可不好對付。」

孫乾似笑非笑的打量這一大熊人:

「備戰?備了大半個月,還真是少見。不會是你們首領害怕了,想要與小可汗和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