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胥心中一沉,託著信函的手,不知如何是好。

孫乾看著他,神色認真的說道:

“國之大事,並非誠意、真情一類可以左右。朕只看局勢,不講其他。不管他耶律不但做過什麼,朕都不會計較。只是大慶連年征戰,若匈奴不攻大慶,大慶是不會主動招惹。”

戎胥收回了信函,心中升起事敗的怒氣:

“大慶陛下,現在大慶和匈奴之間,只隔著一條七子河。等他們趟水而過,就是兩軍開戰之時!您不謀而後動,是向等匈奴突襲嗎?”

孫乾不為所動,眼中仍然一片沉著冷靜:

“匈奴撐燕國吞併南國,又攻你們戎狄,也侵佔了大慶疆土。雖一直驍勇難敵,但也是連年征戰。他想要對而今的大慶下手,還是要掂量下代價。”

戎胥煩透了乾帝這一副冷靜的模樣,十分懷念他昏君的時候。

現在的乾帝美色不動,珠寶不愛,只有擴張疆土才能打動他。

戎胥甚至懷疑,乾帝私底下是個冷酷無情之人!

他有些心灰意冷,本想轉身就走,想起惠珠公主的期盼,他深吸口氣。

“大慶陛下,匈奴連擴疆土,若如此放縱下去,將來必成大患!”

孫乾一笑:

“那朕能怎麼辦?現在舉國之力,跟他拼死一戰?”

戎胥啞口無言,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戰局,而乾帝也是如此。

兩人的眼光截然不同!

他微微一嘆:

“看來大慶陛下無意和盟了?”

“朕說過了,要看看海蘭察是否真心如此。”

戎胥無奈作罷,他又從自己的懷裡掏出一封信,連帶可汗的一共兩封。

他一併呈上:

“大慶陛下,這一封是惠珠公主的,請您收下。只是一封信而已,想必不會為難到大慶陛下。”

孫乾一抬手,趙公公立即接過,稍微檢查了一下,放到案桌上。

戎胥躬身離開了大殿,孫乾隨手拆了一封,是戎狄可汗的。

此信言辭懇切,委婉動聽,下面還戳了個耶律不但的章子。

孫乾看後臉色微沉,捏成團直接扔出去。

趙公公一臉疑惑:

“陛下,那可汗可是說了什麼不該說的?奴才把戎狄大使叫回來?”

“不必了。”

孫乾神色淡然,捏起惠珠公主的信,沒有拆開,直接讓趙公公去燒掉。

趙公公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敢多問,連忙連同地上的紙團,一同去燒掉。

一日之後,趙公公遇見高巖,高巖叫住他攀談起來。

“趙公公,戎狄大使託我問問,陛下看了信後,怎麼沒有回信?”

趙公公哎喲了一聲,壓低嗓音告訴高巖:

“可千萬別在陛下面前提這事,那兩封信也不知道寫了什麼,陛下直接扔了。”

“沒看?!”

“沒有呢!雜家也不敢問,高大人您也別問了。陛下向來心思通透,有自己的想法,既然不贊同戎狄這事,您啊就不要硬著槍尖往上撞了。”

“公公說得是,多謝了。”

高巖笑眯眯與趙公公分別,將此事轉告了戎胥。

戎胥聞言後大怒,暗罵乾帝自高自大。高巖看著他陰沉的臉色,建議他去問問公主可汗,信裡面到底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