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遠對著孫乾認真拱手:

“請大人繼續堅持這種想法,大慶才有自己的風骨。”

孫乾笑著點頭,繼續說道:

“不過我雖這麼說夏國,可你們也不能小瞧了他。將來大慶平了突厥和匈奴,最大的對手便是他。”

周博遠一驚:

“難道我大慶對付戎狄、突厥、匈奴,他夏國什麼都不用做?!”

孫乾無奈一點頭,只要大慶不想亡國,他夏國還真能大樹底下好乘涼。因為大慶、西涼、南國,再往西的鄭國,將夏國和其遊牧民族完全隔開!

趙炎眉頭一皺:

“夏國會對大慶發兵嗎?”

聽到孫乾的言外之意,夏國其野心不小。夏、慶兩國有大半疆土接壤,雙方又有許多貿易往來,大慶人很少想到兩國會開戰。

孫乾想了想笑道:

“現在不會,夏國還在發展時期,大慶若真被匈奴踏平,下一個就是他們。”

趙炎嘆道:

“大慶首當受其衝害,他夏國悄然發展。不知等大慶平完遊牧民族,是否會精神疲乏,有能力與大夏一戰?”

“這個麼,我想陛下會考慮的。”

孫乾摸了摸下頜,看見牆上的雅集牆,站起來走過去察看。由於接近科舉,其中大多紀錄為八股文。

孫乾興致勃勃翻了幾頁後,問道:

“怎麼沒有三大公開考題的部分?”

周博遠答道:

“你要看那一些,得去京城東郊的三懷堂分院,叫做和院。”

和院!

孫乾一直想去,看了一眼趙公公,趙公公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面上露出為難的意思。

他們還沒去過和院,只得找個人帶著去。

而且孫乾的安全問題,也是他的心頭大患。

周博遠見孫乾要走,連忙急著攔住他道:

“孫一,你好不容易來了一趟,怎麼就走了?跟我們說說你的見聞。”

趙炎笑道:

“他要走便讓他走唄,趙某來說一說。”

以周博遠為首的一派學子,屬於蓮派。意思是親近常蓮的,作風端莊,儒雅君子。另一大派為野逸派,其文章詩賦,不拘於泥,豪放大膽!

當然,其中還有好鬥的、好騎射、孤僻的,還有以趙家為中心的趙氏。

新入三懷學院的學子,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挺容易,在學院中各處聽聽看看,自己喜歡什麼便去學什麼。

趙炎認為野逸派的狂放很惹眼,可蓮派的氣質風度也令人羨慕。

他帶著幾個同鄉,這裡看看那裡聽聽。有意加入蓮派,畢竟野逸派的人並不在意其他學子的看法,使他擔心無法融入其中。

誰知周博遠對他一皺眉:

“你還沒聽過孫一的奇聞趣見,怎麼比得過他?”

趙炎聞言被打擊了,面上掠過尷尬。孫乾瞧了他一眼,只得坐回了小凳子上。

那趙炎意欲退出去,卻聽孫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