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與幾個大臣將弩箭的其他構造琢磨許久後,才散了朝會。

到第二日時,乾帝提前一月公佈考題的事立即傳遍了京城,佈告前擠滿了,一時都覺新鮮不已。

大慶正在改革政令,而前往突厥的張苑良經過三日,才到達突厥右賢王處。

沒錯!張苑良訪問的是右賢王呼韓邪查!

至於突厥可汗,他以目的地太過遙遠,貼著戎狄邊境處前往了右賢王處。

孫乾得知此訊息後,在朝堂上對臣子們笑道:

“如此一來,可汗越發覺得右賢王有取而代之的能力,朕今晚召見下突厥大使瓦圖,也得向他說明。”

眾臣贊同,下了朝後,禮部尚書高巖與瓦圖一同到了勤政殿偏殿。

瓦圖近來心情挺不好,譏諷欺負戎狄使者的興趣都沒了。反而時不時被戎狄大使幸災樂禍幾句,兩人差點打起來。

孫乾看著瓦圖道:

“相必我大慶出使突厥之事你也知道了。”

瓦圖瞪圓了眼睛:

“可是你們出使的是我們突厥的右賢王!”

孫乾略為無奈:

“你們突厥可汗又沒人迎接大漢特使,那他只有自己去找路。”

瓦圖決不相信沒人迎接大慶特使,就算雙方在朝天關發生了點什麼,可明面上的關係是要走一走的。

瓦圖帶一絲冷意的看著孫乾:

“這代表大慶支援右賢王自立為可汗嗎?看來您是想在朝天關與我們一決高下!”

孫乾面色微沉,他這是要挾自己?

孫乾頓了片刻,說道:

“我們大慶從來不避而不戰,也不會和親。你們突厥也是如此,不管我們大慶做什麼,都會在邊關挑動戰爭。”

“我們共同要對付的,應該是戎狄。”

戎狄?

那不算敵人,那隻能算三狼分食的獵物。

現在戎狄再次派出了大使,希望和突厥結成同盟。可突厥現在自身難保,面臨分裂之勢,哪裡能顧忌戎狄的情況。

瓦圖深知突厥內部的情況,也不敢在乾帝面前太過放肆。

他接著說道:

“乾帝陛下,您可以去吞吃戎狄的土地,或者震懾西涼國。可您最好不要對突厥動手,哪怕突厥真面臨著分崩的危險,也不是幾日就會分散的。”

話裡的警告不言而喻,高巖面上笑容斂去,看著瓦圖:

“我們大慶算是侵略了突厥的領土嗎?朝天關外的昌谷平原,到聞泗水界,都曾是大慶的領土。我們拿回自己的東西,怎麼能說侵略你們了?”

瓦圖一笑,帶著痞賴和傲慢:

“可是你所說的地方,都成了突厥人的家。而且是你們前朝皇帝自願送給我們,怎麼能說我們搶?”

高巖按著怒火,雙眼明銳:

“原來你們突厥的送禮,是拿著槍指著人腦袋送的,怪不得京城中總是有突厥人被扭送到衙門。”

瓦圖向來不喜歡與人爭辯,他此次與乾帝交談,不過是希望大慶不要趁火打劫。

不然他們寧願放棄到嘴的戎狄,也要先撕了大慶再說。

孫乾喝了口茶,面上沒什麼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