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幾日之後,常蓮與盧中山二人率弟子離開幽州。

當他們返回京都時,和城的子弟給孫乾寫了民願表,希望學子堂能儘快在和城落實。

靜海和尚一被捉拿,次日,常蓮和盧長書也離開了和城,不知往何處遊歷去了。

時間一過十天之後,啟城的李天章率兵攻入雲連山。戎族據守賓城的五萬大軍,以頑力拼死抵抗。

李天章做困城之戰,意欲拖到戎狄彈盡糧絕。

誰知宋懷玉從啟城策馬敢來,說是乾帝聽到訊息,戎狄有意成為突厥的附屬國。若不佔據賓城,恐以後再無機會。

李天章聞言,只得設法攻下賓城。

而戎族的大使戎胥,於養心殿中單獨去見孫乾。他看著大慶巍峨、奢華的宮殿,心底忍不住湧上一股心酸。

戎狄在去年之時,對大慶繁榮的京都充滿志在必得。

而年關一過,卻要成為突厥的附屬之一。這是個確切的訊息,戎狄可汗正在挑選臣子去突厥和談。

這份和談能不能成功,還得看突厥最終的意思。

當戎胥踏入殿中時,看見乾帝正在單手捧書而讀。此時殿外正下著細雨,寒冷的雨風吹進來,翻動了案桌上的書本。

許多本書層層疊疊壓在案頭,看得戎胥吃驚不已!

乾帝還很年輕,卻仍這般發奮苦讀,戎胥忽而覺得,戎狄輸的也不冤枉。

察覺到有人進殿,孫乾放低書本,看著戎胥笑道:

“你們戎狄準備和突厥和談,我們之間又有什麼可談的呢?”

戎胥面上露著輕鬆的笑:

“以前您說要我們退出查查平原,據守烏沱江一帶。我也對可汗說了,只是沒有一個訊息回來。”

孫乾點點頭,這一點他早就料想到了。戎胥不過是個大使而已,可汗根本不會採納。若戎胥說明真相,這個建議出自大慶帝王之口,戎胥會被唾罵為叛國通敵。

孫乾合上書本,伸出兩根手指,整理略卷的角落:

“你們可汗要你們何時撤走?”

戎胥搖搖頭:

“還沒到那時候,畢竟大使一撤離,可就代表與大慶完全斷交。可汗沒看到突厥的誠意,應該不會撤走我們。”

孫乾哈哈一笑:

“誠意?!你在說笑話嗎?突厥人勇猛兇殘,你們可汗以為他們有大慶的一絲儒雅誠心?”

戎胥看著他的笑容,覺得格外刺眼,他只能目光一垂,看著桌布上的祥雲金龍圖案。

戎胥淡淡說道:

“陛下知道,我們為何最終選擇臣服於突厥嗎?”

孫乾沉默了片刻,眼中掠過精光,他認真看著戎胥道:

“突厥可汗自宣佈身體不適以來,想必其各部蠢蠢欲動。其小可汗至少需要八年,才有能力統治各部。可惜人能活多久,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戎胥心中一動,果然,大慶帝王的目光還是同以往一樣毒辣!

他聽孫乾接著說道:

“你們戎狄選擇突厥不是很明顯嗎?如果突厥可汗一死,各部極其可能分裂成幾塊。你們戎狄也很有可能,恢復自由身。”

戎胥笑了笑,眼中寒光點點。

這個年輕的帝王太叫人可恨了,他什麼都看得清楚,派人刺殺他的成功率有多大呢?戎胥沒有回答,只是在腦海中揣測殺死孫乾的辦法。

孫乾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繼續說道:

“匈奴比突厥更具凝聚力,可他們出手更狠,絕不會接受你們的臣服。他想殺就殺,想辱就辱,他們正在發展鑄鐵業,不斷改進兵器。你我在他們眼中,不過遲早都是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