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奉君劍(第1/2頁)
章節報錯
眼看秦家面臨聖怒,秦家家主卻求到了一人手上!
此人正是驗封司郎中李中世,他本是李天章的堂兄。秦家和李家往上兩代,也算交好。只是後來秦家犯了事,經過風霜雪雨的折騰,搬到了酉州。
他家到底是名門世家,遠離朝堂後竟也慢慢恢復了。
秦家深知李家聖眷正濃,秦家家主在來京都之前,早就做好了打點李家的準備。
他帶了一把將軍劍,這把劍名叫奉君劍,還是大慶開國皇帝賜的名!
據說開國皇帝在一次征戰中,被敵軍困於城中不得出。還是秦大將軍,不畏生死,帶領五千兵力,衝破重圍救出皇帝。
為彰顯秦大將軍的功勞,連他的那把寶劍,都賜了名字。
後來,大慶太平盛世後,秦家低調不再提起,世人逐漸忘了奉君劍。
而今為保秦家,奉君劍再度現世!
同為將軍世家,李中世豈能對此不慕名?!
很快,奉君劍被他捧到了孫乾面前。孫乾也是滿臉震驚之色,他當然知道大慶開國皇帝的艱難歷史,而今親眼能見奉君劍,心裡十分癢癢。
這等寶物,應該進入他的歷史收集之中!
他拔出奉君劍,鋒芒不在,劍鋒上有若干缺口。原來這秦家,將這把寶劍當做至上榮耀,哪還捨得重新修復,便將它供奉在案,供子孫後代瞻仰。
以警戒後人,勿忘今日榮華富貴來之不易。
孫乾又嘆又可惜:
“朕今日境況,也和先帝差不多了,正好修鑄奉君劍,以示我大慶將重整雄風!”
他將劍交給趙公公,趙公公雙手捧著,忙遣人帶到內務府修鑄。
御前垂手而立的李中世不禁暗暗鬆了口氣,看來此次出面,還是有些結果的。
孫乾負手看著李中世,說道:
“既是忠將之後,平日又聽秦家忠厚溫善,那你便去查查,到底發生了何事。”
李中世一怔,沒想到差事會落到自己頭上!他可是為秦家說情而來,陛下這樣做,是不是要考驗他?
隨即他又想到,趙明賢是趙家的子弟,此次受了實實在在的委屈,趙家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朝堂之中,現在能與趙家與之爭鋒的,除了李家,其他人還真得略避一二!
李中世心中苦笑,陛下這一手用得極好。
他也不好推辭,如今秦家也只敢透過他李家,獲取生機。不然,讓乾帝去找人幫秦家,差事最後還是隻能落到李家頭上。
到時,還損了李家和秦家的交情。
“臣領旨!”
李中世瞬間有了權衡,接了差事後孫乾滿意點頭:
“若秦安和與趙明賢只是口舌之爭,那也罷了。若秦家真有欺民壓官之事,朕必定嚴究其則!”
“臣,必不會有所偏頗!”
君臣之間又細細商討了秦家案子,一炷香後,李中世離開了宮中。
一日之後,張啟秀、毛牙、許復三個小將,在孫乾的召喚之下,返回了京都!
許久不見,張啟秀和許復兩人簡直讓孫乾認不出來了。
養心殿中,三道筆直又強健的身影挺立著。孫乾滿面笑意離開案桌,負手走近三人。
許複比以往壯上一倍,他的飯量得到滿足後,又加上合理的鍛鍊,手舉雙錘時,足以讓敵軍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