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生在昌南辯論得勝後,就明白了盧無用的苦心。他大有所悟,決心走遍夏國,拜訪所有名師。

相較於大慶,夏國更要和平安靜些。

現在大慶四面狼眼,他一個弱書生行走,還真怕遇到劫匪強盜。

信的末尾,他留言為不忘乾帝以桂枝向曾,日後學有所成,一定會返回故國。

孫乾看著這封信悵然若失,怪不得大慶人才凋敝,因為四面不安,人才紛紛逃往夏國。這也為夏國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趙公公看他眉頭緊鎖,以為他為周雅生的事不高興,安慰道:

“陛下,您還有學子堂呢!現在有兩個大儒院士,又有浩蕩皇恩垂憐,將來必為大慶效忠。”

孫乾看了他一眼,感嘆:

“趙祿啊,朕終於知道,為什麼靈帝會寵幸內侍了。”

趙公公心中陡然一緊,他在為乾帝分憂啊!沒有諂顏媚上吧?!

孫乾慢悠悠說道:

“高處不勝寒,而內侍長久相伴,自然最懂帝王的心思。知道他們喜歡聽什麼話,想做什麼事,長此以往下去,豈不就是獲得了更多的聖心?”

趙公公躬身,有一絲慌亂:

“陛下,依您的英明睿智,絕不會是靈帝那種帝王!”

他剛想絮絮叨叨唸氣孫乾的過往,孫乾直接打斷他:

“你去把窗戶關上,今天的風格外寒冷。”

趙公公忙親自去關窗,又命宮人將爐火撥旺了,給孫乾沏上一壺。

孫乾耳朵得了空閒,便捧了一本書看起來。

到了下午時分,趙公公前來稟告,常蓮求見。

常蓮恢復了原有的精神,昂首闊步的走進殿中,孫乾率先朝他一拱手:

“老師身體安康,怎麼今日進宮了?”

常蓮行了君臣之禮,捋須笑道:

“近來覺著精神不錯,便來走走。學子堂也有一個月了,而今又是年關,老臣想挑選幾名學子,親自帶著去各州遊歷一番!”

什麼?!

外出遊歷?!

孫乾不禁有些擔心:

“大慶許多地方土匪橫行,這樣去是否不安全。”

“陛下放心,老臣身上有些武工的,而且學子們六藝皆具,總要磨練了才不至於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