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看完了摺子,問陳彥:

“韓子玉沒有上摺子?”

陳彥一笑:

“上了,不過是歌頌陛下英明神武,算不得要緊事,臣沒有帶到朝堂之上。”

孫乾嘆言:

“卿何不一齊帶上來,讓朕開心開心?那韓子玉性子驕矜,頭一次碰一鼻子灰,肯定有趣極了。”

眾臣恍然明白,乾帝這是想看韓子玉的樂子呢!

一些老臣不禁打量孫乾,驟然想起,這個帝王連三十都不到!

可他的手腕、政令、心計,和他們一樣老臣。甚至,讓他們忘了,自己應該要輔助年輕的帝王。

老臣們心有感慨,年輕臣子陳之珏、工部侍郎周連宏等,已經配合乾帝笑談起來。

他們從剛才的韓子玉,談到了昨日檻外老叟所鬧出的笑話。

一向沉肅的朝堂,流動著歡動的氣氛。

陳彥咳了一聲,嚴肅道:

“陛下,您是否讓韓子玉,永做渭地府尹?”

孫乾停止了和周連宏的笑言,答道:

“並不,韓子玉雖驕矜,其能力還是不錯的。他雖跑了元正,但及時安撫了當地百姓,換做其他府尹,未必能做到。”

陳彥朝他一躬身:

“既然如此,陛下就不可同臣子拿他當笑料。若他日後來朝,只怕有人效仿取笑,陛下此舉,豈是君子所為?”

孫乾嘴角一抽,陳打鐵果然不討人喜歡。

他沉默了一下,開口:

“就是歡樂一下,卿不必當真……”

“陛下,您的一舉一動,不僅全臣效仿,就連整個京城都盯著。古有帝王勤儉,其臣子便簡衣縮食。有帝王歡歌載舞、飲酒作樂者,其臣下必討歡心。今,陛下取笑自己的臣子,不久,全京城都會笑您的臣子。”

孫乾定定的瞅著陳彥,其他大臣立即面容肅穆,大氣都不敢出。

有人暗道,這打鐵的陳彥,只怕又要被貶了。

誰知,孫乾竟然一點頭,贊同了陳彥的說法:

“愛卿說得極是!朕從未想到會引發這樣的問題,朕必改過之。”

眾臣驚疑的看向乾帝,這位攔突厥、吞戎狄、設計匈奴的帝王,不僅有手段,還能聽進忠言,自我反省。

一向不愛開口的吏部尚書陳善,笑言:

“陛下與陳大人這番對話,可入史冊,警醒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