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螢幕上。

資料網已經更新了昨天的票房資料,最新一期的票房資料顯示。

電影:《頭文字d》。

資料:1800家影院,4500萬票房,同期排名第一。

這個票房資料瞬間擺在了一些人,一些圈子,一些公司的前面。

光鮮傳媒。

王老闆看著《頭文字d》第二天的票房。

眼神瞬間的閃爍了一下。

“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沒想到第二天就拿到了單日票房冠軍,加上前天的票房,《頭文字d》的總票房已經來到了8600多萬……”

光鮮傳媒這是中獎了。

坐在王老闆對方的徐爭也是微微愣住。

這已經不是中獎能夠解釋的了,

人家這是真有實力啊。

徐爭的聲音變得有些複雜:“他應該算是我在這個圈子內見過最強的新人了吧,或者說是最恐怖的……”

無形的壓力已經降臨……

電影圈要地震了。

王老闆知道,現如今的導演圈就是一潭死水。

基本上沒什麼活力。

陸晨的出現,肯定會對這一譚死水進行衝擊的。

前世,

早在當年《戰狼2》破了50億的慶功會上,就只有屈指可數的個位數明星到場;

當《流浪地球》票房大賣的時候,在後臺卻有幾萬人競相打出了差評;

更有甚者,《攀登者》這部電影還沒有上映之前,豆瓣上就已經有了幾千條評價,但從頭看到尾,就沒有幾句好話。

面對公眾的質疑,吳景這樣回應:“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藝術都有各自的理解,也有權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評價影視作品,如果有機會請他看《戰狼3》,感謝他的寶貴意見。”

那個時候。

有人說,吳景的特立獨行,已經得罪了這個圈子裡的所有人,不但得罪了後面的資本勢力、導演,更是得罪了他的同行們。

毫無疑問,那幾年,吳景憑藉一己之力,打破了圈子的規則,開創了電影行業的一個新時代。

那麼,他到底招惹了誰?

吳景拍戲的時候,他用實踐證明了:不用高片酬的演員,照樣可以拍出高票房的電影。

而這對於大多數的演員來說,吳景相當於砸了他們的鐵飯碗。

有人說,《戰狼2》這部影片是吳景拿著愛國主義來藉機炒熱度,來博取觀眾的眼球,所有才會有了高票房。

後來的吳景帶資進組,令圈子裡的所有人都瞠目結舌,這一舉措更是開創了先河,可正是他的這一前所未見的舉動,卻無形中動了影視圈裡面大多數人的蛋糕。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陸晨同樣在打破這個圈子的平衡。

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想要破掉這個圈子的平衡,很多人是不會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