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的觀念更新換代,提到《三國演義》,大家所感所得早就已經截然不同,立場的討論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卻越來越地為人們所在意。

一方面。

三國以傑出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三絕。

所謂的“三絕。”

指的分別是:諸葛亮的“智絕”(亦說忠絕),關羽的“義絕”,曹操的“奸絕”。

先說諸葛亮。

“智絕”諸葛亮。

三國演義對人物的刻劃非常成功,其最為經典的絕對是對諸葛亮的刻畫。

作者透過《草船借箭》,《借東風》,《舌戰群儒》,《空城計》等一系列的名篇,著力刻劃了諸葛亮足智多謀,使諸葛亮在民間成了智慧的代名詞,有“五百年才出一個諸葛亮”的說法。

“義絕”關羽。

關羽是義簿雲天的代名詞,當年在華容道義放曹操成了關羽受萬人敬昂的重要因素。

最能代表關公義氣的有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桃園三結義。

“奸絕”曹操。

三國演義中,由於作者那個時代的情況,造成了他對人物刻劃上的偏頗,劉備成了重扶漢室江山,大仁大義的英雄。

而曹操卻成了謀朝纂位,心胸狹窄,陰險狡窄的一代奸雄。

在原版之中。

少了曹操的“奸絕。”

準確來說是對曹操的刻畫不夠。

沒辦法,

畢竟當時的觀點是尊劉抑曹。

不過。

讓陸晨沒想到的是。

三天後。

趙主任卻找上了門來。

對於趙雲天的到來,陸晨也不意外。

都是老熟人了。

沒那麼多的禮數,因此,陸晨直接帶著他來到了公司的食堂。

邊吃邊聊。

趙雲天的談吐不凡,很是擅長把控氣氛,一邊吃著飯,一邊聊著天。

聊著聊著。

話題便來到了《三國演義》。

趙雲天笑道:“可以說說你為什麼想要改劇本嗎?”

陸晨道:“之前的三國演義,已經對曹操,孫權,劉備做了針對性的定位設定,比如在御人方面,曹操以權術,孫權以義氣,劉備以仁愛……”

“但是……”

趙雲天笑道:“這已經不是之前了,故事在以劉備為第一人物來做敘述的話,就有點偏頗了,對吧?”

“沒錯。”

陸晨知道,趙雲天過來就是來和他討論這件事的。

是希望能夠說服自己接下這個任務。

不過,還是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