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小丑的確是需要被拒絕的【求訂閱】(第1/6頁)
章節報錯
陸晨也知道。
《小丑》這種型別的電影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畢竟它太壓抑太黑暗和太墮落了。
不過。
在陸晨看來,不喜歡歸不喜歡
並不代表他們對這型別的電影有任何的偏見,相反,他們非常認可《小丑》這部作品。
很多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
也得承認不管從導演風格,攝影鏡頭語言,演員表演,劇本故事編織上,《小丑》都是一部藝術品,值得在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這點從威尼斯電影節頒給《小丑》最佳影片,就足以證明了影片小丑角色實驗的成功,也證明了電影的品質。
不過。
爭議肯定是有的。
而且可能還會很大,
當然。
這種爭議並不是單純的審美隔離,因為大家都承認《小丑》影片本身的藝術質感,只是在價值觀上,《小丑》給出了非常模糊的界定。
這正如影片中亞瑟的一句臺詞:“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都是你們來定義的。”
這句話對應真實而現實世界,影射我們現在的所謂的價值觀。
只是一種定義而已,
什麼是值得推崇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都是我們文明社會說了算,
但價值觀這種東西,它真的存在嗎?
所以《小丑》用極為負面的價值觀挑戰現今社會,那就是如果一部電影能真的影響現實,那麼文明社會該有多脆弱。
這也正是《小丑》讓很多人都覺得危險的地方,因為影片充滿暴力藝術的魅力,小丑角色又被菲尼克斯演得絲絲入扣,別說他本人入戲太深了,就連很多作為觀眾的人全程看著他的表演,都被他的邪惡嚇得倒吸冷氣。
這也是陸晨說這部電影拍多久得由唐磊來決定的原因。
關於表演,
原版的菲尼克斯這次融入“體驗派”表演方式,但又巧妙滲透進一些自我創造的“表現派”演技,讓人看得十分上癮。
體驗派最大的特色,就是“真聽真看真感受”,菲尼克斯把自己虐成病態的皮包骨頭,眼窩深深凹下去的無光神態,走起路來就像腳上拷了沉重的鉛球,都能時時讓觀眾體驗到亞瑟沉重掙扎的宿命。
而在強調模仿的“表現派”上,菲尼克斯在表演失常或瘋癲狀態時,又滲透進對卓別林一些誇張舞姿的致敬,更能讓人體會喜劇和悲劇之間互相穿透的張力。
因為卓別林大師的很多代表作品,核心其實就是悲劇。
菲尼克斯的表演絕對是入魔級的。
這點不光是陸晨,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不得不服氣。
伴隨著低沉呻吟般的大提琴電影原聲配樂,在好幾場殘忍的暴力戲中?
真實到令很多人都不忍直視,甚至讓人造成有些反胃和反感。
當然在這裡完全是對菲尼克斯表演的褒義讚美,他完全把靈魂交給了角色,給觀眾體驗了什麼叫病入骨髓的精神病患者。
因此。
也就是因為他入魔級的表演。
很多觀眾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都在討論菲尼克斯和希斯萊傑的小丑,到底哪個更出色。
相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