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7星,8星?完美已經不足以詮釋這部電影的出色!感動,全程捏著拳頭看完。

敘事不拖沓,沒有美式災難片的個人英雄主義;宏大,還是宏大,全片充滿各種想象;特效,絲毫不輸好萊塢進口大片,甚至有些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

強烈建議,製作團隊趕緊買了三體的版權吧,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我都等……”

“在學校看了《流浪地球》的點映!除了電影情節、在現場看到了大劉老師!我更難忘的是郭導在現場講述的拍攝歷程。

真的真的太難了、也許有的人會一聽國產科幻失去興趣(真的,我身邊哪怕看了很多書的同學、也有的會這樣)這也不能怪任何人,畢竟大家看電影也都是想看到好看的、但是對於對科幻有興趣的朋友,真的來看一看吧。

我相信同為科幻迷併為科幻奮鬥了這麼多年的郭老師、絕對值這一張電影票價。

“太讓人驚喜了,緊湊的節奏、多次的劇情反轉、以及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如果是醜國電影、大概最後會採用讓一部分精英去往新家園,而我們華國的農耕文明註定了我們對土地對地球的情感無法割捨,在流浪地球背後正是這層含義吧。”

“代表目前華國電影工業最高水平,特效劇情都十分硬核,情感張馳把握得當,沒有很誇張很過的感覺這點處理比戰狼好很多。

肉眼可見華國電影在像好的方向發展,流量騙錢的時代慢慢過去了,沒有硬實力投機取巧渾水摸魚是走不長的。稍遜星際穿越,持平火星救援。

幕後配樂剪輯都是大咖,沒有小鮮肉沒有大明星,把錢都用在刀刃上,10分不過分。

對於文化自信的問題,我想說,慢慢來,總有一天華國人拯救世界也不在會有戰狼警告。”

“這場浩浩湯湯的太陽系“春運”燃情又暖心。

父子情,戰友情,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情感與理智的抉擇,電影賦予了劉慈欣原著更多沒有的元素。

張弛有度的節奏,兩個小時的時間,心情隨著劇情起伏。

更別說激動人心,豔驚四座的特效畫面了。看過《流浪地球》,我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國產電影終於有了真正的硬核科幻片!”

……

在《流浪地球》的首映禮結束之後,整個娛樂圈因為這部電影沸騰了起來。

沒辦法。

這就是華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

說到科幻。

我們必須得弄懂科幻、奇幻和玄幻的概念。

科幻顧名思義就是科學加上幻想,科幻是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或者理論在裡面,只要你有一定的常識,就能理解電影中一些知識點,甚至有的科幻還代表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而奇幻和玄幻則是以法術、內功、魔法、精神力,包括很多目前科學無法證明其存在的像精靈,矮人,仙人,佛祖等等一系列以想象而來的存在。

在分清楚了這點之後。

我們應該就知道,但凡在華國市場上所能看到的影視劇,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可以說基本上都和科幻沒什麼關係,基本都是玄幻。

那麼華國有科幻電影嗎?

當然是有的!

早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時候,

國內還是出現過一批優秀的科幻電影的,比如《珊瑚島上的死光》、《毒吻》。

還有很多觀眾童年的陰影《瘋狂的兔子》。

這些都是科幻。

但是因為製作成本和技術原因其場面都不大,內容也不夠硬。

因此,也就稱不上硬科幻。

在國內。

確實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好的科幻電影出來了,甚至連科幻電影這個題材都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

所以在這個領域上我們已經空白了太久,可是好萊塢的《星際穿越》、《頭號玩家》、《星球大戰》、《駭客帝國》等等科幻電影一度在全球收割票房高達幾十億醜金,科幻電影大行其道,無往不利,除了收穫一大批粉絲和高票房之外,手辦、周邊等等衍生品都在蓬勃發展。

但是反觀國內在這一塊卻是駐足不前,毫無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