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的播出的時間很快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基本上都是節目組確定內容,同時聯絡演員進行排練,詩晨工作室那邊直接請來了中戲,上戲,還有北電……老師團前來指導演員們進行排練。

相比之下。

陸晨這邊就輕鬆多了。

接下來的日子。

陸晨這邊仍舊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侏羅紀公園2》的拍攝

另一邊。

《巨齒鯊》,《速度與激情3》,《骷髏島》也正式開始了宣傳。

《巨齒鯊》和《骷髏島》已經完成,而《速度與激情3》也正式進入到了收尾階段。

這時候進行宣傳。

對於《速度與激情3》而言,的確有些趕時間,不過。

主要還是《流浪地球》不適合參與這樣的競爭。

因此。

陸晨只能讓將熠那邊辛苦點。

至於《流浪地球》為什麼不合適上,很簡單。

首先是卡司陣容。

《流浪地球》的卡司陣容在國際上拿不到排片的。

除非在導演欄上加上陸晨的名字。

而這卻是陸晨不願意的。

一個獨立完成《流浪地球》的導演,對華語影壇來說,無疑又是一陣直擊心靈的洗禮。

先有吳景。

再有郭範。

又一次證明了國內並不缺好導演。對於華語影壇的改變絕對是突破性的。

其次,還是那句話。

《流浪地球》是專屬於華國的浪,歪果仁還真不一定能夠看得懂,也不一定願意接受這樣的設定。

而且!

陸晨真心覺得這樣的電影還真不一定非得走出去。

醜國人已經拍過很多次超級英雄拯救地球了,可能很多人都曾經想過,如果我們華國人自己拍科幻大片,也來拯救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在看《流浪地球》的時候,從主角們走的路線,從首都到濟濘到上海到杭州,是我們熟悉的城市,途徑魔都時看到的熟悉的被冰封的東方明珠,這樣的場面會讓我們產生不合時宜的親切感。

沒錯就是親切感。

原因就是,這次的災難大片,是我們華國人自己拍的,地標都是我們的,在觀影的時候。

我們會有更深刻的代入感。

故事設定的背景是,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必須逃亡到外太空。原著中有“飛船派”和“地球派”的爭執,飛船派主張乘坐飛船逃走,地球派主張帶上地球一起逃。

電影大刀闊斧,只選擇了原著中的一個小段落來發揮改編,這兩派的爭執,也直接被省略掉了,開頭的設定就是整個地球一起逃亡。

如果理性一點來思考,帶著這麼龐大的地球一起跑,其實相當麻煩。可是再一想,不禁又覺得,很浪漫啊。

相比原著的理性與剋制,電影最大的改編,不是具體的情節,而是那種感性與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