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並不理想,特別是5月。

若不是《尋龍訣》橫空出世,逆襲之勢拯救市場,5月或將呈現回落的可能。

但是在任何的市場環境下,不可能總是指望黑馬來救市,首先黑馬並不常在,尤其《尋龍訣》這種更是多年一遇,其次是主流票倉群體依然更傾向於消費商業大片,檔期內若長期無大片坐鎮,受眾就會失衡。

在很多人看來。

在迪士尼&漫威影片《銀河護衛隊2》先行撲街之後,接下來將再度迎來迪士尼重炮《加勒比海盜5》,這部超級ip擁有著現象級的影響力,不論它的質量是好是壞,鐵定都會統治內地大銀幕。

這部現象級系列在時隔六年之後重出江湖。

只不過他們忘了一點,那就是如今的江湖再也不是當年,六年裡內地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流觀影群體幾乎換了一茬,《加勒比海盜5》的內地之旅大機率是很不樂觀的。

從觀眾的期待值就可以看得出來。

雖然也有一千多萬的期待值,但是卻排在第六。

暑期檔如今總共六部大片。

卻排在了最後,足以說明這部電影在國內並不特別樂觀。

說到海盜5,就有個不得不提的人。

傑瑞·布魯克,

想必熟悉好來塢的人們肯定如雷貫耳,作為在好來塢最具權重的製片人,他曾在2003年“踩在”斯皮爾伯格和湯姆的頭上成為好來塢權力榜第一人,《娛樂週刊》形容布魯克海默已成為一種品牌。

《珍珠港》、《壯志凌雲》、《空中監獄》、《黑鷹計劃》、《世界末日》等多部經典電影均出自他手,如今的超級ip《加勒比海盜》系列同樣是他一手締造,布魯克海默幾乎成為了商業與賣座的代言詞。

在《加勒比海盜》三部曲之後,系列更換了導演,導致第四部遠不如預期,儘管最終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金,但口碑達到新低,劇本方面也出現嚴重問題。

這也是第五部隔了如此久遠的原因。

當然,導致《加勒比海盜5》遲遲無法出爐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布魯克海默與迪士尼分道揚鑣的轉折點,這便是2013年投資2.15億美金的西部片《獨行俠》,這部《加勒比海盜》原班人馬打造的龐大西部史詩,最終以虧損1.9億美金而告終,成為迪士尼為數不多的失手之作。

即便是全球權重最大的電影人,面臨鉅額的虧損,終究導致了布魯克海默的下課,從而間接導致了《加勒比海盜5》不斷的延期。

如今,布魯克海默則靠著最新一部《加勒比海盜5》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

《加勒比海盜5》喵眼想看人數過80萬。

從整個系列的號召力來看,《加勒比海盜》系列儼然是最頂級的現象級作品,從2003年的首部到如今已經14個年頭,全球近38億醜金的票房,積累了大量的觀眾群體,擁有極高的群眾基礎,尤其是路人層面,在認知度上是無人能及的。

但依然還要回歸到最重要的命題,即如何將這種體量的認知度轉化為票房,這便需要優質的口碑來推動。

內地方面,之前的三部曲年代久遠,最近的《加勒比海盜4》在2011年拿到4.7億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3》。位列年度分賬季軍,其號召力可見一斑。

儘管在前期有大量的聲音在證明《加勒比海盜5》回暖。

能重回三部曲的質量水準。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個人都知道回暖的過程不會很樂觀。

陸晨也相信很快。

它就會被現實狠狠的打臉,這部電影在陸晨看來,可以說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爛片,遠不及三部曲,只能跟第四部打平,除了情懷牌之外,再無可打之牌。

一旦口碑崩塌,再強的熱度與指數都付諸東流,觀眾會最快時間的改變觀影選擇。

觀眾在等待了六年之久後,終究還是沒有等到他們心中那個完美的風騷船長,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市場方面。

北美大機率是沒有任何的期待的,他們的期待就是在國內,以及其他國家。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在華國。

因此。

只要他們守住。

這部電影崩盤絕對是大機率事件。

暑期檔多了兩部權勢級導演的作品,有利也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