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好來塢幾大電影公司,其實有很多種說法。

比如第一種說法,是好來塢八大電影公司。

這個說法的來源,是黃金時代的好來塢的8大電影公司。

也有5+3的說法。

區別在於,5大有自己的院線,而3小沒有。

5大是派拉蒙、米高梅、雷電華、華納兄弟、福克斯。

3小是環球、哥倫比亞、聯美。

黃金時代的好來塢電影,在娛樂產業中一家獨大,每個醜國人平均每週看兩場電影,並且暢銷全球。

1948年法院透過派拉蒙法桉,判定同時擁有製片和發行院線屬於壟斷,因此幾大電影公司只能分拆。

同時,五六十年代電視開始普及,電影受到極大衝擊。

黃金時代結束。

黃金時代之後就是新好來塢時代。

好來塢跌入至暗時期。

8大電影公司,有兩家最早撐不住退場。

最先執行派拉蒙方案的雷電華最早倒下,1957年雷電華轉戰電視業,退出電影市場。

隨後是八大中最弱的聯美幾經轉賣,沒有撐到黎明時分,被米高梅收購。

剩下的六家,也躲不過時代的衝擊。

在至暗時期大都幾經轉賣。

步入80年代,大片時代重新來臨,綜合性傳媒集團興起,獨立製片廠體制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市場需要,併購潮再次興起。

新世紀後,傳媒和it巨頭們已經徹底掌控了好來塢。

昔日的一哥米高梅,在1969年,被內華達州的投資商科克收購。

1970年被億萬富翁科克收購。

2005年,被索尼組建的財團收購,其後,於2010年破產。

好來塢私人制片廠“望遠鏡娛樂”對其進行重組。

2021年,最終被亞馬遜收購。

哥倫比亞,依靠電視和唱片度過了至暗時期,80年代,曾被可口可樂控股。

1989年,被巔峰時期的索尼收購

福克斯,搖搖欲墜地挺到1981年,被石油大亨戴維斯收購。

1984年,被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

復興後的福克斯收購了藍天工作室。

陸晨要是沒記錯的話,等到2019年的時候,

福克斯最終會被迪士尼收購,並改名為20世紀。

至於環球影業,經歷9次易主,從創始人來默爾到英國電影大亨阿瑟,再到迪卡唱片,再到醜國音樂公司,再到松下電器,再到加拿大飲料巨頭西格拉姆公司、法國的水務集團維旺迪、美國通用電氣。

直到2011年的時候,通用電氣將環球影業和旗下的全國廣播公司合併,成立了新公司“nbc環球”,賣給了康卡斯特公司。

不差錢的環球,孵化出了照明娛樂,後來又收購了夢工廠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