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準備完成【求訂閱】(第1/7頁)
章節報錯
一場好的電影就好比一次旅行,囫圇吞棗的方式不適合看電影。
出於對時間的珍重,才會去欣賞一部電影,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打發時間。然後你就會發現,這些電影總有那麼一刻會讓我們繼續努力的活著。
無論揹負著什麼樣的重擔,生活就是一路向前的旅程。
大多溫情電影總是以此為核心主題。
像《海街diary》裡四姐妹的情感,在柔和的畫面中,化解了悲傷,充滿了笑顏,時光的前行,伴著迴圈往復的歡樂與痛苦,無論是否逆風而行,而她們始終奮力向前,努力向前走,向前看;
像《海邊的曼徹斯特》中lee懦弱式的沉默,他不僅僅是在逃避,而是他沒有辦法面對,沒有能力面對,只有最後握緊拳頭,眼眶泛紅的一句“i t beat it!“像是在訴說一種結果,但更像是重申一種選擇;
像《丈夫得了抑鬱症》中晴子的一番話:“痛苦的話,不必硬撐,順其自然就好了。我決定不努力了,無論多麼痛苦艱難,都不努力了。”
這些導演都在像我們詮釋著生活不易,有些傷痛,你註定要帶著它,去走一段不知道還有多長的路。
是的,在生活的範疇內,在人性的幽微處,照見真實,看見生活。
這就是治癒系的電影,沒有那麼多的狗血起伏,沒有那麼多的技術特效,平平澹澹,娓娓道來,就如同生活一樣。
是的,“有些電影驚心動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電影,而有些電影平平澹澹是在告訴你這是生活。”
如韓國電影《密陽》,也是宋康昊的主要作品之一,這是一個暖意與冷洌並存的故事,訴說著生命中那些溫暖卑微的存在,就好象一直忠實守護著女主的平凡的宗燦一樣,總是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再比如《忠犬八公》,“如果你照顧一隻肚子餓的狗,給它食物,讓它過好日子,這隻狗絕不會反咬你一口。這就是狗和人類最主要的不同。”這是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養過狗或者對狗熟悉的人一定知道,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狗的最大特點,相信很多人會用忠誠這個詞語,就像馬克吐溫說的,如果你對狗付出了真心,它甚至會比人更加可靠、更加忠誠。
世界上存在著太多惡意,但若我們相互支援,那些惡意便會自然離去。
所以沒有什麼所謂的生活拋棄了你,只是你不夠愛它罷了。
如果說電影是造夢的,那這些治癒系的電影就是一個個美好的夢,無論生者還是死者,每個人都那麼完美,自洽。
所以當你回過頭自問,這些電影教會了我什麼呢?
或許什麼都沒有,但卻還是像我開頭說的一樣,只是電影的某個片段,會讓我們想要繼續努力的活著,這不是已經足夠了嗎?
是的,治癒系的電影是溫柔的,也是殘忍的,每個故事裡總是帶著人世間不可抗的離散和苦難,卻又會在最後用平澹的鏡頭告訴你,幸福本身就是要踏過生活中的泥潭。
溫情片還有一個好處。雖然劇情已經被看過的觀眾以及影評人們給劇透得差不多了。
但是真要看到電影。
並不會太受影響,而業內看到《忠犬八公》用一點點點映,為電影打造如此恐怖的聲勢,一個個都懵了——
“所以,《忠犬八公》會很勐?”
“尼瑪,這口碑也太逆天了啊,豆瓣網上上的評分9.8,你敢信?”
“雖然點映看過的人不多,但是這麼高的評分也太讓人難以相信了吧,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觀眾都打了10分。牛大發了。”
……
國內選擇這個檔期上映的製片公司紛紛研究起了《忠犬八公》。
沒辦法。
《忠犬八公》明明還沒有上映,但是現在的勢頭太勐了。
面對這樣口碑的電影,真的無比的難受。
好在,他們研究過發現。
《忠犬八公》形成不了大金剛那樣的觀影熱潮。
當然。
口碑絕對的恐怖。
搞不好,《忠犬八公》就是國產評分最高的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