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平輪》的資料出來之後,業內一片失聲。

失聲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太平輪》再一次的證明合拍片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國師已經連續栽倒在這個坑裡面好幾次了。

現在吳白鴿也一樣。

從《赤壁》再到《太平輪》,吳白鴿用兩部大製作,再一次證明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誰也沒想到,投資四個億的太平輪會是這樣的結果。

四個億啊。

兩部票房加起來不到總投資的一半。

太慘了!

如今的電影市場,只要電影及格,票房破億根本沒什麼難度。

可以說是隨隨便便都能做到的事情,可《太平輪》這樣的片子卻差點沒做到。

所以,當《太平輪》的成立出來之後,業內震動,各大製片公司都震驚了。

包括嘉星傳媒。

曾佳他們也在會議室裡面討論這個問題。

知道答案的陸晨對此倒不是很意外!

不過,他是他,其他人是其他人。

他是不意外,但是其他人意外啊。

真的太意外了。

比如,星爺那邊。

週週星有些懷疑的說道:“我們這邊好像沒有動手吧。”

“沒有!”助理肯定的回答,

得到肯定回答之後,周星池也驚呆了:“意思是,《太平輪下》基本上沒什麼人去看?我預測過這部電影的票房不會太高,但是真沒想到會低到這種程度,觀眾對爛片的容忍度已經這麼低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

票房撲街到如此地步,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觀眾不想看。

而且還不是少數的觀眾不想看,而是大多數的觀眾都不想看,否則的話這部電影在怎麼不好看,也是一部投資破4億的大片。

就算折算成一部,單部電影那也是投資成本超過2個億的。

可是《太平輪》交出的成績,卻大跌眼鏡。

首日票房4850萬之後,第二天就只有2000多萬了,而且口碑直線下跌,評分一天比一天還要低。

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觀眾對於這種片子的容忍度已經降到了最低。

這樣的電影,也就是放在這個檔期,沒人和它競爭,否則的話,是個電影都能踩著對方上位。

上一部都能被《匆匆那年》踩,這部就更別說了。

要知道,《匆匆那年》可是一部集大成的爛片,可想而知,在觀眾的心裡面,《太平輪》比這部還要爛。

觀眾主動放棄《太平輪》這是很多業內人士都沒有想到的,而且還放棄得如此的快,快到他們沒有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