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傳達的是階級差距之間的不可調和。

這種不可調和是什麼?

是明明我非常努力,但是我永遠無法打破我的階級天花板;

是明明我不但努力而且能力也很強,但是沒有人脈我永遠都是社會的透明;

是明明我內心也很陰暗,但是因為我的階層所屬,我永遠是社會光鮮亮麗的模版;

……

所以,這部電影的本質是講階級對立。

在貧窮階層眼裡,他們以為自己是寄生蟲,因為沒有富人給他們錢,他們的努力不會有結果和意義。

在富人階層裡,也覺得窮人是寄生蟲,因為不靠自己給錢,這些窮人不得餓死?想幹活的人那麼多,而給錢的沒幾個。

但是,誰造成了這個局面?

這種隨時隨地就會被點燃的歇斯底里,是誰造成的?

是那些世世代代努力依然很窮困的人嗎?

還是那些享有了階層紅利而絕不放手的人呢?

如果窮盡幾代人的努力,能改變這個階層所屬嗎?

如果不能,是為什麼?

陸晨感受到,導演想要提出的,是這個問題。

但……

還是那個原因,所以導致有點歪了。

這部電影在國內肯定沒法拍的。

也大機率的沒機會上映的。

因此!

既然是要出去拍,那就怎麼深刻,怎麼來。

沒有必要為了討好誰,故意改掉某個點。

這點得和國師好好談談。

若是談不攏,那就讓他花錢來買。

陸晨直接打包把劇本賣給他,拍成什麼樣,和陸晨都沒有關係的那種。

他陸晨可沒有那麼強的獲獎慾望。

範不著為了拿獎去討好誰。

劇本也很簡單。

沒理由陸晨幫國師也把分鏡頭之類的也詳細的搞出來。

就算搞出來了人家也不一定會用。

因此。

陸晨寫這個劇本還是輕輕鬆鬆的。

直接不用帶腦子的噼裡啪啦的敲著。

包括幾位主角的名字陸晨都懶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