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是好評居多。

無論是從特效還是劇情來說,《龍嶺迷窟》都不比第一部差。

甚至還有所提升。

不過,

影視圈一直有著第二部無法超越第一部的魔咒。

觀眾在看第二部的時候。

總會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不能超越的話,基本上就代表著失敗。

所以,續作稱得上成功的可以說少之又少。

現在鍾磊的這部《龍嶺迷窟》算是成功了。

接下來的問題也不是他們該操心的了。

上不了電視臺。

他們基本上都是打包賣給企鵝影視。

所以,

該操心的應該是企鵝影視才對。

不過。

相對於《龍嶺迷窟》的成績。

另外一件事情卻更受關注。

新年尹始。

今年國內的導演協會彷照了《好來塢全球報》推出了導演排名。

可能是上面也覺得國內的這些導演太拉胯了。

也可能是看不下去了,想催促一下這些導演進步。

所以就弄了個排名。

對於陸晨來說,這絕對是好事。

不過,對於其他導演來說,就不見得了。

就如同學生的成績和排名到底該不該公佈一般。

和不少學生一樣。

很多導演的心理承受壓力,其實都不是特別的強。

很多時候他們都覺得自己付出的跟別人是同樣多的努力,哪怕到了電影上映之前,他們仍舊迷之自信。

甚至直到電影票房出來的那一刻,自己都是自信滿滿的。

但是兩三天後,斷崖式的票房。

不少導演絕很難不會懷疑人生。

所以之前的不排名,很容易的就導致了不少導演的迷之自信。

甚至在面對一些老前輩的時候,缺少了最起碼的尊敬。

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導演協會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這些導演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繼續抱著盲目自信的心態的話,不去跟其他導演進行競爭的話,他們就很容易滿足於現狀,而被其他導演越拉越遠。

很簡單的道理。

雖然說教育部嚴禁公佈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中學始終還是影響著孩子們考大學的首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