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陸晨繼續待在公司做指導員的這段時間。

《鋼琴師》的第三週也在一片驚歎中結束了。

比起前十天的票房狂飆。

第三週的票房有所下降,但是最終也是斬獲了3億多的票房。

這樣一來,《鋼琴師》的總票房也來到了15.8億票房。

這個票房再次讓導演圈的導演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若是他們還不努力的話。

這段時間被網友不斷提及的那句話就真的可能變成現實的。

對此!

陸晨也沒有說什麼!

這也是他想要的結果,影迷的催促,才是好電影的催化劑。

不過,這個票房還是讓陸晨感到了驚喜。

他的預期是破15億就行。

誰知道。

他的這個目標,三週的時間就達到了。

不會要破20億吧?

可能性很大。

若是破了20億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記錄了。

還有一點。

最讓陸晨感到驚喜的是。

觀眾的審美經過這一役也提高了不少。

陸晨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觀眾對天王和功夫皇帝的包容沒他想象中的那麼大。

雖然這其中有他的引導。

但是當大部分人選擇繼續包容天王和功夫皇帝時。

他在怎麼引導也沒用。

反而會引火上身。

而這次大部分的觀眾選擇了站在他這邊,

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這點來說很不科學,等於是華國的電影的進度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有利的!

前世會出現流量時代。

主要的原因就是的國內的經濟發展一片利好形勢,觀眾的消費能力呈逐年遞增趨勢。

經濟發展帶動了消費力提高,而市場又沒有足夠的商品容量,難免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

粉絲電影應該是正好踩著這樣的一個供求空缺應運而生,並且順勢飛速發展壯大,行成體系。

在這種快餐式發展當中,數量和質量並不能兼顧,在不斷收割票房的過程中,粉絲電影也在一部部消耗它自身的價值。

沒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面臨著淘汰。

現在觀眾的審美提高了。

也就意味著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會提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