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鎮江,周吉就像看到了最初的金州。

一切都那麼亂糟糟的,亂中又有秩序,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難民臨時搭建的窩棚。

而唐展望和冷子興就有些不自在了。

他們兩人在金陵,就算看到些許乞丐,如何又能和眼前所見相提並論。

視線所處都是簡易的棚子,到處都是衣不蔽體的難民。

經過一處粥棚,排了好幾條長長的隊伍,人們神情麻木,這一處就有幾千人。

看不見的窩棚裡,不時傳來士兵大聲的呵斥,有不守秩序排隊的,有從別人手中搶吃食的,有不遵守法紀的。

都會先被痛打一番,然後拖走關押起來,最後送去朝鮮境內開礦。

金州缺礦,朝鮮卻不缺。

礦產極多,缺的是人去開採。

所以對於金州的請求,朝鮮上下倒是沒有什麼反對之聲,除了金銀礦,在平安道劃了幾片礦區,金州自採自用。

要求就是以後這些礦產物資不要在找朝鮮祈要,唐清安痛快的答應了。

這處粥棚的難民還沒領完粥,下一處的粥棚,等來了官兵,還有民夫推來的補給,又開始了放粥。

“這不會有人多次排隊,重複領用嗎?”

唐展望問道。

周吉雖然沒來過鎮江,卻在金州經歷過,開口向他們解釋。

“別看這裡亂糟糟的,其實都已經編好了裡甲,排隊也都是一甲甲的人去的。

每甲一個牌子,上面登記了多少人人口,所以不會亂。因為粥棚太多,無法一次性開飯,所以只能一處處接替放飯。”

聞言,冷子興和唐展望知道自己杞人憂天了。

想來也是。

如今天下間,論收攏難民的功夫,誰能比得過金州的官吏。

因為幾人有金州總兵府的牌子,所以很輕易的進入了鎮江城,被人請入了新建的將軍府。

唐清安正看著史鼐的書信,信中對唐清安深深的埋怨。

埋怨唐清安幾年前成立的東海營,把錦州各衛裡,善戰之將,敢戰之兵都帶走了。

收起信件,唐清安嘴角一曬。

東海營立營的時候。

他下了多大的功夫,得罪了多少人,才拒絕了那些無能怕死之輩。

隨後又拆開了北鎮節度使李達祖的書信,信中請求唐清安調紅夷大炮給他。

李達祖前番也試探著上奏疏,想要讓朝廷派人去澳門為他採購紅夷大炮。

朝廷同意了,但是拖來拖去最後沒有下文。

因為沒人願意去。

文官怎麼會願意放下身段,去為武將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