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內院談機密(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承敏被周氏引著進入內院,剛一進門,院子裡滿是婆子丫鬟忙碌著。
隨著大嫂做的事情多起來,家裡使喚的人也不知不覺的多了起來。
看到二爺來了,院子裡的婆子丫鬟們停下手裡的活計,紛紛低頭斂衽。
“大嫂呢。”
“夫人在裡間。”
金釧兒笑道。
劉承敏收到了大哥的書信,所以要和大嫂問一問,確定些細節上的情況。
秦可卿讓人請二爺到外間落座。
劉承敏跟著周氏進去後坐了下來,沒有一會兒,丫鬟們就遞上來茶水,點心。
簾子裡傳來秦可卿的聲音。
“除了周氏,晴雯,其餘人都出去吧,切記看好了小乾。”
隨著話音落下,婆子丫鬟都退了出去。
劉承敏喝了一口茶,沒有碰點心,看著些許婦人推出去的身影,整理著腦海裡的思路。
金州大部分的主將,文官都去了石城島。
馮勝之,趙緱用……
文官中品級最高的馮勝之,是朝廷內閣認可的從五品文官,由一個舉人到如今的成就,馮勝之十分的感恩大哥。
但是作為讀書人,他一樣對朝廷感恩戴德,在金州任勞任怨,謹慎的辦差。
例如武官中品級最高的趙緱用,原先就是掛遼東都司衛指揮僉事的從三品武官,如今已提拔至正三品。
不管是朝廷,還是遼東經略史鼐,包括自己跟著大哥出海前,都沒有想到大哥會擴充套件的這麼快。
出海麾下才八百名的一名小小的備禦,不到三年裡,先後光復了金州,收復了鎮江。
其實如果只是如此,也並不算什麼,幾萬兵而已。
北鎮的遼東節度使李達祖,他北鎮的地盤也不算小,因為扼守遼西門戶,旗下兵力最高達到十萬人。
後方錦州排程遼東的遼東經略史鼐,兵力最高也有七萬人。
雖然前年被蠻族大敗,遼東節度使李達祖兵力降到三萬,這兩年裡重新恢復到了五萬兵。
金州同樣也有五萬兵,而且還以兵餉不足的名義,主動散兵一萬人,也才四萬人。
所以金州的實力並沒有引起朝廷額外的猜忌,只不過因為大哥能打勝仗,才在京城裡名聲極大。
根據大哥和賈府的書信中,得知令朝廷擔憂的反而是金州四十餘萬人口。
整個遼西也才三十餘萬民眾,且分到錦州,北鎮各地,又和山海關相連,不像金州孤懸海外。
按照賈府的書信中寫的,朝廷現在挺為難。
因為遼東是衛所制,和關內不同。
內地是以府縣管理地方,而遼東因為形勢需要,是沒有府縣的,也就沒有知府知縣這些官員。
遼東的管理是衛所制,遼東都司其實本質上,也是一個軍事的機構。
也就是說,金州並沒有什麼違制的地方,不過是按照常例而已,朝廷沒有前例可依,除非要改舊制。
改制可不是那麼輕易的。
沒有正當的理由,是不好隨便更改的。
強行改制,那就要認可金州四十餘萬民眾,就要設立官員去治理,需要運物資來救治這四十餘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