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四十萬控弦之士盡入誰手(第1/4頁)
章節報錯
林丹汗望著東方,滿眼的陰霍。
三十歲出頭的林丹汗,知道自己年輕的時候犯了不少的錯誤,被老賊耍弄了他。
每當想到蠻族的老奴,一股深深的受辱感就湧上心頭。
此人騙了他一次,兩次,三次……
自己當年自傲性強的派使者去侮辱老奴,老奴不敢抱怨,反而謙卑的面對他的使者。
現在想來,老奴都是在騙他。
草原上,當羊馬過多的時候,則水草不足使用,所以必須以部落的形勢分散各地。
喀爾喀部又來信了。
三年前,援助周國開原城池的喀爾喀大臺吉宰賽,兵敗被蠻族所俘,請問大汗是否還會發兵救援?
當著喀爾喀的人的面,林丹汗猶豫了。
前年他已經試過了一次,趁著老奴攻打北鎮,派軍深入沉陽,結果則是大敗而歸。
去年又吃了一場敗仗,現在他一退千里,實力大損。
是默默舔傷,以恢復本部的實力,還是不顧傷亡,解救喀爾喀部的首領。
最重要的是,林大汗擔憂孤軍深入,導致又一次的失敗。
這幾年裡,他完成了他的祖輩多年未能完成的夙願,和周國互市了。周國為了拉攏他對抗蠻族,互市金額前前後後高達百萬兩。
他雖然是黃金後裔,但是當失敗多了,他的威信也會消散,本來右翼蒙古就不像以前那般齊心了。
而和周國的互市,不光讓他在本部各部的威信得到了加強,依附他各部的部落,也都獲得了好處。
所以,他猶豫是不是在積蓄幾年。
等不到林丹汗的回信,喀爾喀五部,派出了使者去沉陽,老奴藉機同意釋放宰賽。
要求則是雙方聯盟。
喀爾喀五部否決了,他們雖然和察哈爾本部關係時好時壞,卻並沒有徹底背叛本部的意圖。
他們仍然信服黃金家族。
“我們二國素與周國為仇,應將合謀徵之,何時與周國修好,以共同商議而後和之。”
老奴很懂人心。
他派去喀爾喀五部的使者,把老奴的意思告訴了喀爾喀的臺吉們。
即沒有說有對蒙古察哈爾本部不利的想法,也沒有說要堅定和周國決一死戰的意圖,而是以戰促和謀求互市。
既然如此,喀爾喀五大部的臺吉們經過商議,同意了和蠻族結盟。
老奴為了打消喀爾喀五部的擔憂,主動派出了額克興額,楚胡兒,雅希禪,庫爾禪,希副五大臣。
前往噶克察漠各地,分別和喀爾喀五部臺吉會和,並進行盟誓。
宰白馬,烏牛。
置酒一碗,肉一碗,土一碗,血一碗,骨一碗,雙方誠信對天發誓,昭告天地。
喀爾喀五大臺吉,和幾十小臺吉,整個喀爾喀部落的頭面人物,幾乎都參加了這次的盟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