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對李如靖失望(第1/4頁)
章節報錯
人類最大的發明,唯獨文字。
文字是一切的基礎。
美洲還在紛爭的上千萬,還是上億的人口的爭論,但是有一點不可置疑。
美洲也建立了帝國,並且不是一個兩個。
但是這些帝國非常的落後,非常的原始,甚至還用著石頭製造的兵器和工具。
因為他們沒有文字,用繩結來記事,例如印加帝國。
哪怕是美洲大陸瑪雅文明最巔峰的時代,他們也才建立了八百多個象形文字,也在用石斧砍伐樹木。
用削尖的木棍,在地上戳出坑來下種。
他們飼養的家禽家畜,僅限於狗和火雞。他們沒有車輛,就連打仗,也是掄著棍子和石斧。
而這麼落後愚昧的文明,之所以得以生存,發展,壯大,靠的美洲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降水,豐富的物產。
而令部分人一直不認可的玉米,在公元四世紀前,瑪雅文明就已經大量的栽培。
這是出自美洲史的記錄,肯定了玉米這個高產農作物。
在瑪雅文明的時候,玉米已經是不落於同時期農作物產量的高產作物。
也正是因為豐富的物資,讓生產力極為落後的瑪雅文明,竟然發展出了令人震驚的天文成果。
只有大量的人吃飽了沒事幹,才能有精力關注這些,然後其中的天才做出成果。
大周的文字,從象形文字發展了數千年。
周邊的國家都學習華夏的文字,從而提高自己的文明。
所以賈鑑的自負,並不難理解。
從小遍觀史書,無數的前人的經驗,成為他學習和成長的養分,因此面對蒙古臺吉們的發難。
不但沒有難住他,反而勝券在握,一臉自信的看向眾人。
“臺吉們幫助金江鎮,就是最大的好處。”
只這一句話,就令現場安靜了下來。
有的臺吉不懂,有的臺吉聽懂了。
聽懂了的臺吉,停止了說話,還沒有懂的臺吉,受到聽懂了的臺吉們的影響,也不在多言。
但是沒有懂的臺吉,眼睛卻沒有自信,氣勢不足的偷看身邊的臺吉,希望能獲得解釋。
粆花深深的看了一眼賈鑑。
這就是他為何十分厭煩這些大周讀書人的原因,太讓人惱火,太讓人無力了。
很多事情,還真的猶如這些大周的讀書人所言,必須這麼辦,才能獲得最大的好處。
例如支援金江鎮。
哪怕大周朝廷的體量,遠遠比金江鎮要大,為蒙古帶來的好處,也遠不是金江鎮能比的。
反而越是如此,蒙古臺吉們,才更要支援金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