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投靠(第1/4頁)
章節報錯
沉陽。
阿克敦率領的一千騎兵,從沉陽北出蒙古,經過巴約特部,扎魯特部,到達古翁吉喇特。
坡上突然出現了數千蒙古騎兵,擋住了他的去路。
“煖兔臺吉,你是何意?”
阿克敦認出了對方所在的部落,看到了前面的幾位臺吉,心中暗叫不好。
煖兔沉著臉。
他收到其餘部落傳來的資訊,蠻族有近千騎路過他們的部落,不知道何意。
《一劍獨尊》
他思來想去,想到最近聽聞的,有大周的使者沿路東行,猜到了蠻族騎兵的用意。
“你們違背承諾,我的侄兒宰賽,你們至今沒有放他歸來,你回去告訴皇臺吉。
我二十營已經遵守了約定多年,而老奴到死也沒有放我的侄兒歸來,是該你們遵守承諾的時候了。”
宰賽是煖兔的侄兒,因為宰賽被俘,其部被煖兔接管。
但是煖兔注重親情,並沒有私心,一直以救回宰賽為目標,多年來都在為此努力。
阿克敦聽到煖兔的話,臉色陰晴不定。
“宰賽臺吉在我國,一直享受優待,大汗以兄弟待他,請煖兔臺吉放心。
不日我大汗,必定放宰賽臺吉歸去,請讓開道路,放我眾過去。”
“哈哈哈。”
煖兔認識阿克敦,知道對方是蠻族的老將,作戰勇勐,向來剛烈,如今竟然對自己低聲下氣。仰天大笑一聲。
周圍收到煖兔急傳,趕來的臺吉們,紛紛對阿克敦露出嘲笑的目光。
“你回去告訴皇臺吉,什麼時候放宰賽回來,你們蠻族的人,什麼時候再出現草原。
宰賽一日不歸,爾等休想路過此地。”
歷史上,以煖兔為首的二十四營喀爾喀蒙古部落,向來強硬對抗後金。
一直爭取連明抗金,多次為遼西軍官通風報信,甚至想要聯合一起攻打後金。
可是遼西守軍對煖兔的計劃,一直都沒有重視,或者也可以說,遼西守軍無力發動進攻。
最後煖兔等不下去,自己獨自帶人去沉陽救人,大敗而歸。
哪怕後來後金越來越強大,也是和後金面和心不和,一直到最後後金建立大清,並徹底擊敗察哈爾林丹汗。
就算如此,蒙古部落也一直不服氣,到康熙年都是大患。
蠻族對於宰賽當然是不會放的。
關押了這麼多年,宰賽不但沒有被馴服,反而內心藏有報仇的意志。
蠻族以遊獵發家,看出了宰賽的野性。
以宰賽的身份,放他歸去後,那麼意見不合的喀爾喀各部,必定重新整合起來,共同進退。
這等局面,將成為蠻族最大的麻煩,好不容易征服的遼東草原,必定反叛成為大敵。
放不能放,殺不能殺,服不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