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為遼東王(第1/5頁)
章節報錯
對於將軍放棄上策,選擇下策。
賈鑑仍然不滿。
對於下屬的不認同,唐清安並沒有因此而生氣,選擇的是耐性的說服對方。
如果對每位有不同意見的下屬,就棄之不用,那他很快就會無人可用。
而這些能有不同意見的人,至少都是用了心思的,才能有自己的想法。
賈鑑雖然不認可將軍,卻內心實則對將軍敬佩至極。
前番將軍召集數千隊長大練兵。
他本不是軍中之人,也極有分寸,絕對不會和文官,更和武官中有牽扯。
因此。
賈鑑在金江鎮,可以說是一名獨屬臣。
不過那天將軍特意讓他去看。
他看到了。
那一晚。
將軍沒有去參加軍中的晚宴。
因為很多隊長,已經到了要割血明志報恩的激烈行徑。
“這就是我,為何不願意在蠻族未滅前,就帶領遼軍去霍亂國內的原因。”
將軍是對他這麼說道。
他笑而不語。
他看到的是將軍這番出人意料的手段,收攏了數千隊長之軍心。
這數千隊長之心在將軍。
那麼將軍就穩固如山,誰也無法動搖他的地位。
每個人的環境不一樣,認知也不一樣。
唐清安無法把自己的認知灌輸於人。
能改變人的認知。
古往今來只有一個人辦到了。
他雖懂,卻辦不到。
賈鑑負責機密事務,他必須明白自己的心意,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處置各種事宜。
《騙了康熙》
所以唐清安這段日子來,經常召他來剝析志向。
民心所向,軍心所指,無堅不摧!
人們常以為遼東無法成事,其實大為錯誤。
遼民但凡能吃上一口熱乎的,生出丁點力氣,不可計數的人不顧性命的殺蠻。
遼東各地同樣不可計數的義民。
不過這些義民,沒有留在史書中,只留在了寥寥數言的雜記裡。
這些手無寸鐵,沒有補給也沒有糧食的義民,逃散在各地無法形成呼應。
很多的義民在長白山脈裡決不投降,蠻族哪怕十倍十數倍圍子,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