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立威(第1/4頁)
章節報錯
馮勝之在節度府前,見到了正要上馬車的賈鑑,賈鑑坐上了馬車,隨後駛離了遠處。
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沒有看見自己,馮勝之不以為意,進去了節度府。
得知馮勝之求見,唐清安立馬召見了他。
這一回。
是馮勝之上報,因為屯田之事,為此導致死亡的百姓的數量。
在有些地方視百姓為無物。
而金江鎮不同。
將軍每年都會下達的嚴令,金江鎮的百姓異常死亡,都需要單獨的上報節度府,並作出解釋。
因此馮勝之是來彙報的。
唐清安翻閱著各地上報的死亡百姓人數,心裡雖然知道這是避無可避之事,仍然感到難過。
穿越前他前世的長輩,也是因為修建水庫而死。
新生代是無法理解,在機械化沒有鋪開之前,全國修建的水庫,渠道等設施,農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這是時代下的生活。
他的父母,就是在修建水庫上相識,組成了幸福的家庭。
所以以金江鎮如今的生產力,年年大批次的開荒,修建水利等,是極其艱辛。
他雖然下令的輕易,而真正能保證坐實,靠的就是官員,以及勤懇的遼民們。
“雖然知道官員們不容易,可是我還要老調重彈,死亡數量必須壓下去。”
唐清安沉聲說道。
開墾田畝他要達成,卻不是用遼民的生命來完成,能避免的是必須要避免。
他做不到監督每個官員。
以前地盤還小,官吏不多,他大多都面熟,如今形勢不同,好多人他都不認識。
這些地方上官吏,只能靠制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道理他當然也懂。
馮勝之為官員們解釋了一番。
“這些名單中,有不少遼民是本身帶病,又有常年累月的飢餓,身體底子差,所以不堪使用。
各地的官員,對人命關天的事,有節度府的嚴令,皆不敢馬虎,可是就算小心了又小心,還是無法避免。
我還發現有些地方的官吏,起了懶政的心思,竟然只要是老弱就養了起來。
這是不對的,這些人要照顧,但也必須根據其身體情況,派予一定的活計。
只有不想付出精力,躲避責任的,才會直接一刀切,對這些官吏,我都斥責或處罰。”
馮勝之又指了另外一本冊子。
“這本就記載了其中的一些。”
對於馮勝之的民政能力,唐清安沒有懷疑的心思,不讓也不會讓他做支使。
“馮兄說的有道理,我也是認可的,可是總要多往這方面努力,遼民已經很苦了。”
“將軍的愛民之心,讓人敬佩。”
“我也是百姓出身,做人不能忘本。”
唐清安笑道。
兩人談笑一番,馮勝之也彙報完了各項工作,才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