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年初的時候,九大正兵營,合計兩萬七千人。

其中大數為入營一兩年的兵。

有老兵帶著,參加過戰爭,又活了下來,比起大周境內參加過戰爭的老兵都消耗一空,當然算得上精兵。

今年過了大半。

年初這兩萬七千人,散成游擊隊,截止到上個月,傷亡高達九千餘人。

其中死亡三千餘人,因傷殘退伍高達四千人。

也就是說,這些至少都是兩年的兵,剩下不足兩萬人。

收到這份彙報後,唐清安坐不住了。

帶領親衛營,先去了二弟劉承敏的營地。

劉承敏負責遼左南部,背靠金州,游擊區最小,因此傷亡也是最小的。

就是如此,等他見到大哥後,也齜牙咧齒,滿臉的心疼。

“大哥,這可是咱們的支柱啊。”

唐清安明白二弟話裡的意思。

“你還堅持得住嗎?”

“我還能堅持,就怕朱秀哪裡最難。”

朱秀的防區最大,又沒有金州和鎮江的倚靠,可以說形勢最艱難,傷亡最慘重。

“大哥,為了這虛名,不值當。”

十萬精兵,說起來好聽,哪裡又真是如此,和古人一般吹噓罷了。

唐清安點點頭。

就是歷史上最高階的組織,也是經歷了十幾年的抗戰,才鍛造出了鋼鐵般的隊伍。

他有什麼組織,游擊隊也才半年而已,靠著悄悄打槍,在遼民中和蠻兵周旋罷了。

當然,現在的游擊隊,到底戰鬥力如何,誰也不知道,因為目前並沒有硬碰硬的組織過戰爭。

“以現在的軍力,不提糧草各事,只論兩軍對壘,如果與蠻族決戰,能不能獲勝?”

唐清安問道。

“大哥準備發動大攻勢嗎?”

劉承敏擔心的反問道。

唐清安搖了搖頭。

指揮一萬人的戰爭,和統帥十萬人的戰爭不是一回事。

人要有自知之明。

雖然自己看過了很多兵書,又有戚繼光的兩部名著可以參考,但是他沒太大的信心,除非打呆仗。

選擇靠實力碾壓對手,例如他出海以來,靠著漫長的海岸線,以絕對優勢對付蠻族的弱點。

他至今。

沒有一次硬碰硬的和蠻族大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