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金州將軍(第1/4頁)
章節報錯
京城的朝廷其實本質也是一個“戲臺”。
每段時間各地會輪番上臺,吸引眾臣的目光。
這一回又到了遼東的金州。
“遼東這些年來,每年消耗朝廷上千萬兩,實在是個無底洞,不如先放棄。”
巡視河南御史吳文華,從河南歸京,如今升任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同僚為他舉辦接風宴。
猶如御史們之間的流程,最後都會談到國事。
位卑而不敢忘國。
正好形容他們。
哪怕是職位最高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吳文華,也才是四品的官員,另外一個都察院經歷司的經歷是六品。
其餘都才是七品的官。
一群“小官”聚在一起大談國事,沒人覺得他們不知天高地厚。
因為這些“小官”,是真的能決定國勢的。
吳文華聽到經歷的老生常談,不以為意的笑了笑。
都知道朝廷如今負擔不起遼東,放棄遼東的聲音一直都在,只不過沒人敢出頭正式提出來,沒人願意擔這個惡名。
“金州總兵收復的失地,接收的遼民到底有多少?”
吳文華突然看向在座最年輕的晚輩。
韓昊突然被前輩詢問,遂放下酒杯,沉思起來。
他和金州總兵唐清安算是同鄉,已經不是秘密,或者本來就不是秘密。
作為清貴的御史,他是不應該放下身段,為武官說話的。
“我記得去年金州總兵關於人口的奏疏,上奏過兩次,年中的時候,上奏為五十萬,年底時上奏為七十萬。”
見韓昊一直沒有回應,經歷龔澤替韓昊解釋道。
聽到龔澤的回答,吳文華笑了笑。
不光他如此,在座的人都不信。
做為御史,每個人背後都有恩師,座師,同科,同學,同鄉組成的龐大的關係網。
可以說,都察院一百餘御史,他們的關係網合起來,覆蓋大周的方方面面。
根據他們的訊息,金州的人口絕對突破了一百萬。
去年年底是金州總兵最後一次向朝廷奏報人口,今年過了一半,再也沒有提起過。
朝廷沒有追問。
追問又能如何呢。
除非朝廷親自派官員去金州清查,這無異於不信任金州總兵,把矛盾擺到了檯面。
“唐總兵前番的奏疏,時機是真的巧啊。”
吳文華笑道。
眾人聽聞,都沒有異議。
能成為御史的人都是人傑,再座的智商遠超尋常人。
朝廷是對金州總兵有想法的。
他們作為御史,當然清楚朝廷的想法,準備派官員親赴海外,徹底清查金州總兵治下人口,官員,武將,軍士,制度等等。
這件事不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