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北靜郡王之惑(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上皇連文華殿都不願給皇上。
在歸極門,這裡只有六科廊,對面的會極門,那裡不光有文華殿,還有內閣等衙門。
歸極門的閣房裡,忠順王每次來到這裡,內心都會為皇上感到不平,心裡十分的壓抑。
翰林學士劉一儒,皇上少年時被太上皇收養,任命的太子太傅。忠順王,皇上的親叔叔,原來的閒散宗室。史鼎,完全投靠皇上的勳貴。
文,宗,勳三方的領頭人,加上皇上也才四人,顯得此處很空曠,寂靜。
“此人獨領一州,如今又光復鎮江,不是節度使勝似節度使,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金州原來的地盤不如北鎮,但是現在加上鎮江,如果再把兩地連成一片,且又孤懸海外。
臣又聽聞唐副總兵在金州多有不法之舉,可見其並不是恪守本分之人,陛下不可不防。”
忠順王語重心長的說道。
聽完忠順王的老成之言,皇上若有所思。
“遼東乃軍管,以前還有山東布政司可以照看,加上受朝廷掌控的遼東都司,原並無關礙。
《仙木奇緣》
只是如今遼東形勢鉅變,沒有了遼東都司,而金州又孤懸海外,山東布政司淪落成為了金州的糧道官。
雖然蠻族乃是大敵,但是忠順王爺乃老成之言,實是不可不防也。”
劉一儒慢條斯理的說道。
彈劾唐清安的奏疏裡,其中河南御史吳文華是他的門生,也是出自他的授意。
史鼎同樣認為如此。
不過他的出發點卻和其餘兩人不一樣。
明冷內熱。
這是賈敬和他書信溝通後,確定的他對唐清安的態度。
歷來的道理,巡撫品級低,但是權利重,因為朝廷放心,而布政司布政使品級高,而卻歸於巡撫之下,因為朝廷不放心。
同樣的道理,唐清安已經是副總兵了,掛作軍都督府僉事的二品武將銜。
再升他做總兵,他擔憂太上皇會派人去金州分權,對於忠順王現在的心思,他十分的清楚。
不過皇上和忠順王做不得主,最後仍要看太上皇的意思。
現在朝廷不封不賞,說明太上皇對唐清安還是放心的。
賞了之後高高的掛起,明升暗降,這才說明太上皇真正的打壓唐清安。
不得不說,唐清安主動北上之舉,的確為妙招。
“即要防且要用,不管是防還是用,都是為了金州副總兵好,相信他能理解朝廷對他的一片維護之心。”
史鼎的話不無道理。
至少現在,還沒有人認為金州的將軍有不臣之心,所言之事都是舊例而已。
例如遼東節度府,以前作為獨抗蒙古右翼,當初的軍力並不比現在的金州差。
後來隨著遼左的擴張和發展,北鎮逐漸成為了後方,權勢也慢慢被遼東都司接了過去。
再到目前的局勢,如果北鎮不是前番失地損兵,不也是有近十萬兵。
“不得不用,遼東去年大廈將傾,剩下遼西也差點被蠻族所得,直接威脅京師。
今年來遼西的局勢才穩定了一些,其中金州的功勞至少佔了一半,可見其緊要。
太上皇對其不賞不罰,臣猜測也是考慮到這些。”
史鼎平心靜氣的說道,一臉的公心。
“臣認為至少等蠻族勢弱,遼東局勢歸於朝廷掌控之時,可以再重新建立遼東都司,北鎮和金州兩部皆可無憂。”